[实用新型]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2805.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君广;郑峰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更具体的说,涉及放热板的连接结构及由连接结构构成的空气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中的放热板与外盖的连接结构为卡爪固定连接,即在外盖上设有若干个卡爪,放热板上设有数量与之相应的卡槽,安装时通过施加压力装入。其不足之处:一是电饭煲工作过程中温度较高,塑料卡爪遇热容易变形,从而有可能导致卡爪与放热板理论上配合失效,造成放热板脱落的问题;二是采用卡爪卡接放热板,结构复杂,其放热板的成形加工工序多,加工费高;三是采用卡爪卡接放热板,其稳定性差,容易出现配合不紧密的情况,从而导致蒸汽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放热板加工工序大量减少,放热板与外盖间的安装简便可靠,遇热不会变形,确保锅内蒸汽不会泄露的一种电饭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为:1、放热板的周边设计成台阶边,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工的工装简单及加工工序少,便于放热板快速冲压成型,大幅度地降低了加工费用。2、放热板通过环形支架固定在固定柱且放热板位于外盖的盖内且与外盖构成空气室,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放热板与外盖间构成的空气室中的空气具有热交换系数小的特点,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隔断锅内的热量与外盖之间的传导,达到了节能、快速蒸饭和煮饭的目的;二是放热板采用环形支架压紧且采用螺丝与固定柱连为一体,不仅确保了放热板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定位板都不会自动脱落,都不会由此导致蒸汽泄露的情况。其技术方案为:电饭煲,放热板位于外盖的盖内且与外盖构成空气室,所述的外盖的盖内设有固定柱,放热板通过环形支架固定在固定柱上,垫圈套在环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放热板设计成台阶式结构,不仅加工工序简单、加工费用低,而且采用螺丝固定,使放热板的定位更加稳定可靠,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放热板在理论上遇热有可能易脱落、有可能配合不紧密而导致蒸汽泄露的现象;二是放热板固定在固定柱上且与外盖间构成的隔热空气室,由于确保了放热板定位的稳定可靠性,因此能够稳定地阻隔了锅内热量与外盖间的热交换,达到了隔热保温、节能的目的,缩短了蒸饭和煮饭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放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放热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中,所述的外盖6采用现有技术加工制作且外盖的盖内设有放热板3,所述的放热板3的周边呈台阶边8且其上冲有螺丝穿孔,放热板3位于外盖6的盖内且与外盖6构成空气室7,该空气室7的构成由位于固定柱5外的环形圈壁8与固定柱5注塑成一体,其固定在固定柱5上的放热板3的周边与环形圈壁的内壁呈间隙配合,从而隔断锅内热量与外盖之间的热交换,达到隔热保温、节能的目的。所述的外盖6的盖内设有固定柱5,固定柱5与外盖6采用注塑工艺注塑为一体且放热板3通过环形支架2螺丝4将放热板3固定在固定柱5上,垫圈1为密封垫圈且套在环形支架2上,用于使外盖6与锅口之间实现密封。所述的环形支架2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作,非金属材料为树脂。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汽车风阻的装置
- 下一篇:进口严重畸变下不对称机匣非定常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