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程可调的气体微差压变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876.0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四海;郭启辉;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四海 |
主分类号: | G01L13/06 | 分类号: | G01L1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104浙江省宁波市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程 可调 气体 微差压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量程可调的气体微差压变送器,其适用于空气处理、暖通空调气体流量或者气体微差压的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流量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暖通通风系统、医院的正压控制系统、化工厂气体检测系统、采矿业的通风系统和防治煤层自燃等各种场合。目前常见的气体流量有以下三种测量方式:1)压差法,2)传热法(如发热电线)3)超声波法。其中传热法应用于低速气体流的测定,但其问题是对使用气体的清洁度要求很高,一旦灰尘聚积在感应器的表面,则其测量精度将受到影响;超声波法价格昂贵,测量精度易受温度和气体流速的影响,而且需要有足够长度的直线管段用来测速,因此无法大批量推广;目前常用的气体流量的检测是通过压差法结合相应的修正系数转换得到,气体微差压变送器是获取气体流量的一个主要手段。常用的气体微差压变送器主要以独立仪器的形式出现,需要独立电源,体积较大,测量量程不可调,变送电路和二次测量电路存在信号处理重复使用的现象,这些因数限制了气体微差压变送器作为一个独立传感器电路模块嵌入到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并可应用于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量程可调的气体微差压变送器。其可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电压下工作,同时提供给嵌入式单片机可直接接受的电压监测信号;其超小的电路板设计和具有三针插口的接口插件可方便地安装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电路板上,并且测量量程可调,使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量程可调的气体微差压变送器,包括有作为中心元件的恒流源芯片U1,其中:恒流源芯片U1连接有微差压变送器供电模块、微差压传感器恒流源供电及反馈微差压信号采集电路;微差压变送器供电模块连接具有三针插口的接口插件;微差压传感器恒流源供电及反馈微差压信号采集电路分两路,其中一路接有传感器SEN1,另一路接有信号调零电路;恒流源芯片U1的第一RG管脚和第二RG管脚之间连接有相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二可变电阻VR2;恒流源芯片U1的IO管脚连接所述接口插件,并经第二电阻R2接地。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微差压变送器供电模块包括相连接的二极管D1、第一稳压电容C1、电流放大三极管Q1;恒流源芯片U1包括有V+管脚、B管脚和E管脚;恒流源芯片U1的V+管脚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流放大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的第一稳压电容C1;电流放大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恒流源芯片U1的B管脚,而其发射极则连接恒流源芯片U1的E管脚。
上述的微差压传感器恒流源供电及反馈微差压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三稳压电容C3;恒流源芯片U1包括有IR1管脚、IRET管脚、Vin+管脚、Vin-管脚;恒流源芯片U1的IR1管脚连接传感器SEN1;恒流源芯片U1的IRET管脚经相并联的第五电阻R5和第三稳压电容C3连接传感器SEN1;恒流源芯片U1的Vin+管脚和恒流源芯片U1的Vin-管脚之间跨接有第二稳压电容C2,并还分别连接传感器SE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四海,未经宋四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储存条件可变型储柜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媒体流保护密钥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