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连续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3118.0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张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28 | 分类号: | G01J5/28;G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连续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特别涉及一种高温连续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和玻璃等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对高温气体、熔融金属、玻璃等温度的测量对调整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提高质量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2004200913647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高温液体温度的测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测温管11、窥视管10。所述测温管1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窥视管10安装连接装置8上,并插入到所述测温管11上的连接孔9内,其两端均开口,一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上述测温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所述测温管插入高温液体中,如钢水12,其底部感知钢水的温度并发出辐射光波,窥视管10的底端开口13将光波传到至窥视管10顶端的光学镜头7上,并通过光学系统将光信号聚集,将光能集中,并通过多束光纤6将聚集的光信号传导至光电比色传感器2上,光电比色传感器2对光信号进行滤波和分光,并将两个不同波长的红外光送至两个光电池,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信号电缆3将两个电信号送入智能仪表4,智能仪表4对其进行转换、分析和计算,求得钢水的实际温度。并进行显示。在使用过程中,为防止镜头7损坏,窥视管10的连接装置8上设有金属软管5和连接管1,通过连接管1和金属软管5向光学镜头7供给小流量冷却气体。
中国专利CN2004200913632公开了和上述装置类似的高温液体测温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使用了单层管感知被测高温液体的温度,降低了测温管感知高温液体温度的时间,进而缩短了测温的响应时间。但也有不足,测温管使用的一些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反应气体或挥发物质,如采用氧化铝、石墨、硅等材料的测温管,在高温环境下,硅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硅,而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硅、碳化硅挥发物;石墨材料也会发挥,并且在烧结制造测温管过程中通常使用树脂或沥青等粘合剂,而这些物质在高温下也易挥发;这些挥发性物质或反应气体慢慢地集聚在单层管的内部,而使用的单层管并不能屏蔽这些挥发物质和反应气体,上述挥发物质和反应气体会污染测量光路,降低测量光的透过率,甚至堵塞测量光路,显著地降低了测温精度,甚至造成无法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连续测量装置,该装置排除了测温管产生的反应气体或挥发物质对测量光路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测温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连续测量装置,包括测温管、测温仪,所述测温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测温仪包括光学探头和信号分析仪;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由吹扫气源、专用管组成的吹扫装置;所述专用管安装在所述测温管内,两端均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测温管与所述专用管共轴。
作为优选,所述专用管安装在所述测温管内的侧部。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抽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专用管的底端到所述测温管底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测温管长度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吹扫气源提供的气体是无水、无油、无尘、不吸收所述光辐射中测量波段内光的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是氮气或惰性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配备了吹扫装置,该吹扫装置提供的洁净吹扫气体通过专用管的内部进入或直接进入所述测温管内,进而吹扫了测温管内的测量光路,从而使单层测温管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反应气体或挥发物质对测量光路的影响大大降低,并会随着吹扫气体被带出测温管,从而保证了测温管内测量光路的清洁;所述专用管的底端与所述测温管底端的距离较近,吹扫气体吹扫了测温管内几乎全部的测量光路,更有效地保证了整个测量光路的清洁,进而显著地提高了测温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测量装置中测温管和专用管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测量装置中的测温管和专用管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3中测量装置中的测温管和专用管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4中测量装置中测温管和专用管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5中测量装置中测温管和专用管的剖面图;
图9是实施例3、4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边机导卫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管线卷绕器的踏板稳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