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塑五件套顶出式酒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3129.9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6 | 分类号: | B65D47/36;B65D4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6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塑五件套顶出式 酒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塑五件套顶出式酒瓶盖,属液体容器保护用及防止重复使用的封口盖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塑顶出盖,主要由外套、内接盖、中套、内塞、玻璃球等构成。往往顶部以传统的方式锥形过盈密封配合,用玻璃球防回灌,并单独制作一个中套进行固定。从结构形式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外套为整体式结构,与中套接触面积大,增大了旋转开启力;2、连接盖与中套的连接,多采用超声波焊接,垃圾问题严重;3、连接盖与内塞为分体,存在漏酒隐患;4、在结构上是单防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防伪效果好的全塑五件套顶出式酒瓶盖。
本实用新型为全塑五件套顶出式酒瓶盖,包括互相连接的外套和固定套,置于外套和固定套内的内接盖,阀门,连接塞,其特征在于外套的顶部设有顶出片,外套内的下部设有挂钩;内接盖的顶部设有与外套的顶出片配合的顶口,内接盖内设有内螺纹;连接塞的下部设有密封筋,上部设有与内接盖的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固定套的上部设有与外套的挂钩配合的卡钩。
所述的外套内还可设有止转筋,内接盖的外周设有与外套的止转筋配合的止转齿,以起到导向作用,可使内接盖稳步上升。
所述的内接盖内还可设有密封圈,连接塞的顶部设有与内接盖中的密封圈过盈配合的密封口,防止液体容器打开时液体渗漏。
所述连接塞的底部还设有与阀门上的防漏圈配合的密封口,防漏圈与密封口压紧防止渗漏。所述连接塞的中部设有与固定套防转齿相配合的固定齿,起到固定和防止扭转外套时的转动,避免打不开的问题。所述连接塞的下部设有密封筋,使其与瓶口内孔壁紧密相接触,起到保护液体容器不渗漏。
所述的内接盖内还可设有十字筋,阀门上设有与内接盖中的十字筋配合的小柱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挂钩和卡钩的互相配合,实现了外套与固定套的两部分分离,减少了旋转外套时受力面的接触,减小了打开力;
2、固定套与连接塞的配合实现了无焊接,采用了新型的三角齿相配合,机械性能更可靠;
3、连接塞把传统的分离装配实现了合二为一,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关键的是杜绝了泄露问题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更趋合理,可使用在中高档的名酒上,使酒的文化、艺术、品位都集于一体,增强酒文化的内涵以及增加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分解结构半剖视图。
图中1为外套,2为内接盖,3为阀门,4为连接塞,5为固定套,6为顶出片,7为止转筋,8为挂钩,9为顶口,10为加强筋,11为止转齿,12为内螺纹,13为密封圈,14为十字筋,15为小柱子,16为防漏圈,17为密封口,18为外螺纹,19为固定齿,20为密封口,21为密封筋,22为卡钩,23为防转齿,24为倒扣齿,25为止转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互相连接的外套1和固定套5,置于外套1和固定套5内依次相连接的内接盖2、阀门3、连接塞4等构成;外套1的顶部设有顶出片6,内部设有引导内接盖稳步上升的止转筋7,底部内设有卡钩8;内接盖2的顶部设有与顶出片6配合的顶口9,外部设有与止转筋7配合的止转齿11,内部依次设有内螺纹12、密封圈13、加强筋10、十字筋14;阀门3上设有与十字筋14配合的小柱子15,防漏圈16;连接塞4内设有防止渗漏的与阀门3上的防漏圈16配合的密封口20,连接塞4的上部为密封口17,外周的上部设有与内接盖2的内螺纹12相配合的外螺纹18,下部设有与瓶口紧密相接触的密封筋21,中部设有与固定套5的防转齿23相配合的固定齿19;固定套5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与外套1上的挂钩8配合的卡钩22、与连接塞4上的固定齿19啮合的防转齿23、防止固定套5从玻璃瓶上拔出的倒扣齿24、防止在瓶子上打转的止转齿25。
装配时,本实用新型五个部分的零件全部由塑料进行加工而成,由塑料模具在注射机上进行加工注射成形。在设计过程中都克服了产品成型、高分子材料、产品外观要求等与密封性能、产品打开和防伪等可能发生相互矛盾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装配步骤分以下四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导电的粉末
- 下一篇:在覆铜板上覆盖金属箔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