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速控制电路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3149.6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雷德友;董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锋龙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5/145 | 分类号: | F02P5/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速 控制电路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速控制电路点火装置,特别地,该限速控制电路点火器具有使发动机在相应的转速具有限速控制保护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汽油机割草机、油锯、鼓风机等小型汽油机用点火器,在工作过程中,采用化油器进行控制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汽油量,在生产时发动机转速很难控制,往往造成发动机飞车,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高速发动机,如油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控制电路可靠,操作安全的一种限速控制电路点火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限速控制电路点火装置,包括点火电路以及相应的限速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板、铁心、壳体、高压线、充电线圈、初级线圈、分槽线圈、填充于壳体内空隙处的环氧树脂,限速控制电路的一端与充电线圈的始端相连。
限速控制电路中,通过调整电容C7、R10的参数,获得点火提前角变角的不同转速,从而控制发动机的不同最高转速,可以根据发动机最高转速要求进行调整参数。
如图-1所示的电路包含了点火电路2和限速控制电路3、充电线圈L1、变压器4,变压器4包含初级线圈L2以及分槽线圈L3。当发动机转动时,充电线圈L1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电压使点火电路处于工作状态,高电压通过线圈L3输出。
如图-1所示的点火电路2包含二极管D1、D2、D3、D4、D5、D6、D7,电阻R1、R2、R3、R4、R5、R6、R7、R8、R9,电容C1、C2、C3、C4、C5、C6,可控硅Q1、Q2。节点A为充电线圈的尾端,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在节点A处,D3的阴极与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7的阴极、可控硅Q1的阳极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初级线圈L2的尾端相连,初级线圈L2的始端接地,二极管D7的阳极接地,可控硅Q1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在节点A处,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接于A点,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于节点B处,电阻R2一端接在节点A上,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在节点B上,电容C2的一端接在B点上,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3一端接在节点B上,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在可控硅Q2的控制极上,电容C4的一端接在可控硅Q2的控制极上,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一端接在充电线圈L1的始端上,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在节点C上,可控硅Q2的阳极接在节点C上,可控硅Q2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在节点C上,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在电阻R5、R6的一端上,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在电容C5的一端上,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在节点C上,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在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上以及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上,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在接点D上,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接在电容C3的一端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在节点D上,电阻R9一端接在节点D上,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的一端接在节点D上,电容C6另一端接地,节点D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相连。
限速控制电路3包含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D10,电阻R10,电容C7,二极管D8的阴极接在充电线圈L1的始端上,二极管D8的阳极接在电容C7的一端上、电阻R10的一端上以及稳压二极管D9、D10的阳极上,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10的阴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9的阴极接在节点D上,D点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质量稳定可靠;(二)可以使发动机高转速完全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即在规定的转速内,从而保证了发动机工作安全可靠,不至于造成飞车现象,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采用图-1电路原理图方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采用图-2电路原理图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锋龙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锋龙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