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圆织机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3231.9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川;叶萍萍;黄美昌;童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德川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540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圆织机 发射器 转子 筒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圆织机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塑料圆织机的发射器转子与纬丝筒管连接,普遍采用圆锥摩擦离合器结构,即筒管与发射器转子用磨擦锥副进行传动,因此易受旋转阻力波动而导致发射器转子打滑或停转,造成编织折径不稳、织机误停机和发射器转子易磨损的缺陷,从而影响织机织布质量、正常运转和增加维护成本。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是长期来困扰塑机行业的一道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确保发射器转子和筒管同步旋转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料圆织机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装置,包括发射器转子及筒管座,筒管座一端设有法兰并与发射器转子刚性连接,筒管座另一端插入筒管与筒管通过卡紧机构弹性摩擦连接,并由筒管座的法兰靠住筒管而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均匀环设在筒管座前端的若干弹性胀胎,所述弹性胀胎内侧面设为外大内小的锥面一,所述各弹性胀胎间设有胎具,所述胎具上设有与弹性胀胎内侧面对应的锥面二,所述筒管座前端面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上穿设有螺杆,螺杆前端与胎具中心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胀胎为均匀环设的四个。
发射器转子与筒管座为齿式离合器式连接结构,发射器转子上与筒管座连接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内齿,筒管座上与发射器转子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内齿配合的外齿,内齿与外齿相配合构成齿式离合器式的刚性活络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齿为三个或五个,外齿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只需要将筒管座的圆管件插入筒管,由卡紧机构将筒管座弹性卡紧在筒管内,形成弹性摩擦连接,再将筒管座的另一端与发射器转子配合,使发射器转子的内齿与筒管座的外齿相配合组成齿式离合器式的刚性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连接非常方便,而且保证了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同步旋转,克服了原圆锥离合器结构易产生打滑、停转,造成织机编织折径不稳、误停机及发射器转子易磨损的缺陷,从而提高织机加工质量、运转可靠性和减少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圆织机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圆织机发射器转子与筒管的连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射器转子1及筒管座2,筒管座2一端设有法兰6并与发射器转子1刚性连接,筒管座2另一端插入筒管3与筒管通过卡紧机构弹性摩擦连接,并由筒管座的法兰6靠住筒管3而定位,本实施例中,发射器转子1上与筒管座连接的一端设有三个或五内齿7,筒管座2上设有与内齿7对应的一个外齿5,内齿7与外齿5相配合构成齿式离合器式的刚性活络连接结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均匀环设在筒管座2前端的四个弹性胀胎21,所述弹性胀胎21内侧面设为外大内小的锥面一22,所述四个弹性胀胎间设有胎具4,所述胎具4上设有与弹性胀胎内侧面对应的锥面二41,所述筒管座前端面的中心设有通孔23,通孔23上穿设有螺杆8,螺杆8前端与胎具4中心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德川,未经周德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屉导轨外壳与导轨间的连接件的结构改良
- 下一篇:具有塑胶仿形轨道板的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