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底线多珠片绣电脑绣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008.6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江;余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江 |
主分类号: | D05C7/00 | 分类号: | D05C7/00;D05C11/00;D05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浙江省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底线 多珠片绣 电脑 绣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尤其涉及一种在不停机情况下能完成四种规格珠片刺绣的电脑绣花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多珠片绣比单珠片绣或双珠片绣具有更强的立体感、花型也更加丰富,因而是刺绣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普通双珠片绣电脑绣花机通过在机头两侧同时安装两套送片机构,但只能解决两种规格珠片的刺绣问题,对于三片或四片的珠片绣还是需通过更换设备来完成,因而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珠片绣电脑绣机在使用过程中既要使送片机构按电脑程序要求进行切换,完成珠片输送过程,同时平绣机在工作时需更换底线,即当其中一个旋梭的底线用完时,停机进行人工换梭,一般每隔40分钟需更换旋梭一次,每次操作工更换旋梭的时间约10分钟,以24小时计,一天需要更换旋梭36次,共需化费时间360分钟,如果再考虑旋梭内的底线量不一致的情况,则需化费更多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停机情况下能实现四种规格珠片的交替刺绣,以及在不停机情况下能自动更换底线的电脑绣花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平绣机头,所述平绣机头两侧设有珠片送片机构,所述珠片送片机构带有两套送片装置,所述送片装置由过片轮、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轴端的输送轮组成,所述平绣机头下方还设有自动换梭机构,所述自动换梭机构由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若干套旋梭组合装置和旋梭组合装置之间的连接轴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旋梭组合装置分别设置于若干块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于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设置于导轨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旋梭组合装置包括旋梭座,所述旋梭座上设置有两个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于小轴,所述旋梭设置于小轴轴端。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轴端与导轴一端相连接,所述导轴外周设置有螺旋形导槽,所述连接轴上的活动销端部伸入导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轴端与导轮中心相连接,所述导轮内周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连接轴上的活动销端部伸入环形轨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机头两侧设置了能同时实现两种规格珠片的交替刺绣的送片机构,因而可实现四种不同规格的刺绣功能;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自动换梭机构,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实现自动换梭,因而节省了换梭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珠片送片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自动换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中驱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驱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平绣机头2,平绣机头2一侧设有珠片送片机构3、4,珠片送片机构3、4带有两套送片装置,平绣机头2下方还设有自动换梭机构5。
如图2所示:珠片送片机构3设置在支撑板14上,支撑板14一侧与定位板15相连接,定位板15与平绣机头2上的针杆架相固定,在支撑板14上并排设有两套送片装置,每套送片装置包括一对过片轮、输送轮及驱动电机,在支撑板14的顶端设有支盘销16,支盘销16的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14平面相垂直,在支盘销16上设有两副珠片盘,支盘销16的下方设有两对过片轮17、18,用于珠片带的固定与导向,在支撑板14的下方设有两只输送轮19、20,其中心与驱动电机轴端固定连接,在输送轮19、20的一侧分别设有过片槽21、22,可以更好地起到珠片带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电脑程序控制,使符合珠片规格的其中一副送片装置进行珠片输送,当需要绣制另一规格的珠片时,停止正在工作的送片装置,同时使另一规格相对应的送片装置进行珠片输送,如此交替,完成两种不同规格的珠片的刺绣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江,未经王海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灯控制装置
- 下一篇:通讯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