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紫外线竹涤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173.1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洪桂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桂焕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26浙江省绍兴县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紫外线竹涤织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然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汽车的普遍化、绿化面积的减少,使得全球温度普遍上升,气候变化异常,由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过多,导致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的辐射空前强烈。所以,具有防紫外线的多功能织物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防紫外线织物,有些由于是通过后整理使织物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织物由于洗涤造成防紫外线性能大大降低;而另一些防紫外线织物只具有单一的抗紫外线性能,织物的服用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竹涤织物,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好,抗菌,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悬垂性好,还高强力,耐磨,穿着舒适凉爽的特点,为服装行业功能最齐全的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紫外线竹涤织物,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采用两种纱线,竹纤维/细旦涤纶混纺纱和涤纶长丝,两种经线间隔配置;纬线采用两种纱线,抗紫外线涤纶纱和coolmax纱线,两种纬线间隔配置;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的两种经线间隔配置的排列比依次为30∶5,所述的二种纬线依次是以1∶1的关系组合。
纬线的二种纱线的质量比为:166∶150。
所述的经线密度为440根/10cm,纬线密度为280根/10c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因构成织物的纤维采用的是天然竹纤维与细旦涤纶的混纺纱,以及经改性的抗紫外线涤纶纱和coolmax纱线,这些纱线都具有特殊永久的功能,因此织成的织物不仅抗紫外线性能好而且抗菌,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悬垂性好,还高强力,耐磨,穿着舒适凉爽的特点。为服装行业功能最齐全的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抗紫外线竹涤织物,包括经线1和纬线2,经线采用经线11和经线12两种纱线,经线11采用低捻度的Z捻的竹纤维/细旦涤纶混纺纱,经线12采用中捻度的S捻的涤纶长丝;两种经线间隔配置,经线11和经线12两种纱线间隔配置的排列比依次为30∶5,经线1密度为440根/10cm,;纬线2采用纬线21和纬线22二种纱线,纬线21采用中捻度抗紫外线涤纶纱,纬线22采用coolmax纱线,纬线21和纬线22二种纱线依次是以1∶1的关系组合,且纬线21和纬线22二种纱线的质量比为:166∶150,纬线2密度为280根/10cm;经线1和纬线2互相垂直交织成布。
经线1经检验后,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经倍捻、定形、整经、穿经这几道工序。纬线2经检验后,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经倍捻、定形、倒筒这几道工序。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线1与纬线2一起织造成坯布;而在整个织造过程中,控制好长丝纤维的张力。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缝头,精炼、脱水开幅、预定形、碱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形这几道后整理工序后完成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好,抗菌,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悬垂性好,还高强力,耐磨,穿着舒适凉爽的特点的抗紫外线竹涤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桂焕,未经洪桂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细静电纺纤维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有保健成分的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