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水循环装置的高速球球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282.3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平;潘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平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装置 高速 球球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罩,尤其涉及一种外罩在安防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高速球上的球罩。
背景技术
高速球是集光学、电子、机械、信息处理于一体,由摄像头、动力传动、运动控制装置,基于高速并行处理的图像分析、识别、压缩和通信等部分组成一种安防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因其具有视频摄像、位置控制、方位和镜头预置、运动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火焰及烟雾检测报警等多种功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大楼、银行、机场、车站、海关、交通、电力、厂矿企业、及人无法值守的地方的安防监控场合。
由于高速球内摄像机工作温度为-5℃~45℃,超出此温度范围摄像机工作时,会影响图像质量,甚至损坏摄像机,因此安装在室外的高速球一般都需要有温度控制装置。目前的所有高速球罩只设计了加热装置,既只保证了低于-5℃时高速球能稳定工作。但随着目前大气温度的逐年升高,室外气温已大大超出了高速球机的工作极限,在夏天高速球机的故障率明显上升。因此为高速球机加装一个降温装置已迫在眉睫。
为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带恒温装置的高速球球罩(已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70958.8),其包括壳体,壳体由上壳体和透明罩组成,在壳体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有直流电源。该专利运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制冷技术,在高速球机内实现自动加温与降温,使高速球机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但是,半导体制冷片具有成本高,能耗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高速球内摄像机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不能稳定工作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水循环装置的高速球球罩。它实现了在高速球机内加温与降温,使高速球机内的温度保持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带水循环装置的高速球球罩,包括壳体和透明罩,透明罩设置在壳体下方,所述的壳体由外壳体和内壳体组成,外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空腔相通,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强制水在空腔内循环的扰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内通过进水口加热水或冷却水并形成强制水循环,使热水或冷却水循环于整个壳体内的空腔,然后由出水口出水。因此,可以用于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在高速球机内加温与降温。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扰流板包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相互间隔地竖直或倾斜设置在空腔内,上隔板封闭空腔的上部,在上隔板下部设有通水口,下隔板封闭空腔的下部,在下隔板上部设有通水口。上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可以在空腔内使水强制循环,并且这个结构具有实施方便、水循环彻底的优点。
作为再优选,上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体的上部,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2侧分别设有上隔板,所述的下隔板设置在上隔板之间。
作为最优选,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2侧的上隔板之间分别设有2张下隔板,2张下隔板之间设有上隔板。
当然,作为一个另选的方案,上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体的上部,扰流板包括上隔板和小型扰流板,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2侧分别设有上隔板,上隔板竖直或倾斜设置在空腔内,上隔板封闭空腔的上部,在上隔板下部设有通水口,小型扰流板设置在上隔板之间。
作为优选,上述的小型扰流板倾斜或按圆弧设置在空腔内。通过小型扰流板同样也可以在空腔内使水强制循环。
甚至,作为一个另选的方案,上述的扰流板只包括小型扰流板,小型扰流板倾斜或按圆弧设置在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运用了循环水制冷(热)技术,在高速球机内实现自动加温与降温,使高速球机内的温度保持稳定。它的优点是:1、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2、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3、实施方便,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平,未经王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音响自适应音场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