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电池的自动校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512.6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浩;顾忠良;郑跃;童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01;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电池 自动 电机 | ||
1.一种干电池的自动校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数据总线与工业控制机连接的采样控制卡和与所述的采样控制卡连接的动态取样装置,所述的采样控制卡连接有同步信号提取电路、不合格电池驱动电路及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池加载控制电路和第二电池加载控制电路,所述的动态取样装置设置有第一电池取样点和第二电池取样点,所述的第一电池加载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恒电阻负载电路和第一恒电流负载电路,所述的第二电池加载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第二电池取样点之间设置有并联的与所述的第一恒电阻负载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恒电阻负载电路和与所述的第一恒电流负载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恒电流负载电路,所述的第一恒电阻负载电路和所述的第一恒电流负载电路通过第一切换开关并接在所述的第一电池加载控制电路上,所述的第二恒电阻负载电路和所述的第二恒电流负载电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并接在所述的第二电池加载控制电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自动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控制卡为一个型号为PCL-818采样控制卡,PCL-818采样控制卡的DO0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电池加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PCL-818采样控制卡的DO1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电池加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的正极与PCL-818采样控制卡的AI0输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池取样点的正极与PCL-818采样控制卡的AI1输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和所述的第二电池取样点的负极并联连接在PCL-818采样控制卡的A-GND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自动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池加载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一场效应管,PCL-818采样控制卡的DO0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一恒电阻负载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的第一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的第一恒电流负载电路包括第一电源隔离模块、第一三端稳压器、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的第一电源隔离模块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电位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位器的可调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隔离模块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的第二常闭触点之间,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的正极与PCL-818采样控制卡的AI0输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池取样点的负极与所述的PCL-818采样控制卡的A-GND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自动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合格电池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缓冲器、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三三极管,所述的采样控制卡的输出端DO2与所述的第三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缓冲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与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缓冲器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所述的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设置有第十二电阻,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时控制多个步进电机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刨钢件T型槽后翻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