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温度显示的塑料保温瓶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906.1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新法 |
主分类号: | B65D39/00 | 分类号: | B65D39/00;B65D51/24;A47J41/02;G01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40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显示 塑料 保温 瓶塞 | ||
一、技术领域:
一种带温度显示的塑料保温瓶塞,属于生活用品与塑料制品技术 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瓶塞是用软木材质,也没有温度显示,容易破损和腐 损,导致漏气影响保温效果;由于木质松软孔隙大又潮湿,容易存储 污垢与细菌,影响卫生;木质轻巧,遇开水不满瓶时瓶内蒸汽极容易 将木塞顶跳出外,影响保温;由于没有温度显示,使用者不知水温状 态,难以判断冲泡物是否适宜,一旦冲泡后发现不适合已来不及,而 冲泡物中各有自己适宜的温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茶叶、豆腐花、 药剂等。尤其是对儿童饮用,处于盲目状态,容易烫伤口舌,缺乏安 全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温度显示的塑料保温瓶塞。实现 本实用新型后,能使保温瓶塞牢固长寿,卫生方便、直接显示瓶内水 温,增强使用与保温效果及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
三、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1、改软木材质为无毒透明带适当韧性的塑料材质,用 注塑或吹瓶工艺,根据各种保温瓶口的大小形状,并结合温度计加工 而成。为省材料及内部装温度显示件,中间可为空腔体,上部设计抓 手。2、瓶塞下部设有一腔体,装有感温传感器,例温包、水银底 座、热敏元件等,用腔壁保护。3、用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或常规小 型水银温度计、电子测温等方法测量与显示温度。该温度计与透明瓶 塞结合一起作显示,如果是压力式温度计,指针式显示盘装在瓶塞表 面,如用玻璃水银温度计,则改玻璃为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材质装水 银色柱,并与瓶塞垂直加工成一体,或者用弯绕形与抓手结合显示。 如用电子装置可将元件与电池装在瓶塞空腔内,数码装在表面显示。 考虑成本与环境,一般不用电子显示方式。
四、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做显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 抓手、2是透明盖、3是温度指针、4是温度刻度与数字、5是压力式 温度计、6是瓶塞主体、7是外壁、8是感温元件、9是底腔、10是 保护壁。
图2是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显示的结构示意图:11是温度计透 明显示柱、12是水银升降色柱、13是测温水银。其特征在于有抓手 1、透明盖2、温度指针3、温度刻度4、压力式温度计5、感温元件 8、底腔9、保护壁10。其特征还在于瓶塞主体6、外壁7、抓手1、 透明盖2、底腔9、保护壁10是塑料材质。
五、具体实施方式:
1、6、7、10用带韧性的塑料用注塑或吹瓶工艺加工而成,其中 透明盖2必须用透明塑料,形状如图示,尺寸根据各种保温瓶口而 定。透明塑料材质例CD PE、HD PE、PET等。其中7也可结合橡 胶涂层以增加伸缩性,使瓶口更密封。5用现成的电接点压力式温度 计,例WTQ-288型等,把8装在瓶塞底腔9内,与瓶内开水或蒸 汽接触进行测温。四周有保护壁10及底部网格进行保护;5的指示 盘朝上贴在透明盖2之下做温度显示;由于不需再控制其他,可以将 电接点及上、下限指针取消,只保留显示功能。工作原理:感温元件 8与瓶内开水或蒸汽直接接触,测得具体动态温度高低转为压力高低 使指针偏转位移,指向相应位置的温度刻度与数字显示。由于透明盖 2是透明的,所以直接显示达到目的。由于材质不是软木,而是透明 无毒塑料,可以克服软木塞存在的缺点。
11、12、4、13构成的玻璃水银温度计,垂直装在瓶塞主体6的 中间,一般三分之一露在透明盖以上,既是显示又可做抓手1;测温 水银13装在保护壁10的里面。直接与开水或蒸汽接触测温,并由 10进行保护。如果11改用透明塑料或透明有机玻璃代替易碎的玻璃 则更佳,还可以将11的形状制成弯曲环绕等形状,工作原理:温度 计属常规现成元件,水银随温度高低而升降位移,其头部位置有刻度 数字显示而完成显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新法,未经何新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