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节能炉灶式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379.6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7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全海 |
主分类号: | F24H1/28 | 分类号: | F24H1/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祖玉清 |
地址: | 150078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节能 炉灶 锅炉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是一种家用节能炉灶式锅炉。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锅炉一般包括炉体、与炉体相连的烟道,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炉体包括炉蓖、炉门、炉灰坑、炉灰门、炉膛,烟道侧壁设有清灰口,水套上连接有进水口、出水口等。图1给出了现有的家用锅炉的通用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燃烧时的烟气直接穿过烟道,烟气在烟道内停留的时间比较短,烟气的热量还没有被充分利用就被排入到大气,造成了热量利用率低下,资源的浪费,而且排入大气的烟尘很大,污染环境。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让烟气在烟道内停留时间更长,热量利用率更高,更环保节能的家用节能炉灶式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炉体、与炉体相连的烟道,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烟道内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横向导烟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特征:
1、所述的横向导烟板在烟道中等间距交错排列。
2、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平面。
3、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弧面。
4、在炉体与烟道的连接处、烟道中或者是炉体与烟道的连接处和烟道中设置有与水套相连通的吸热管。
此种结构的优点是,当烟气通过烟道时,烟气被导烟板阻挡,一方面烟气可以对导烟板内的水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导烟板减缓了烟气在烟道内的流动速度,增加了烟气在烟道内的停留时间,防止烟气的热量还没有被充分利用就被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向导烟板在烟道中等间距交错排列,此种结构可以增加烟道的长度,让烟气的在烟道内的停留时间更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平面或弧面,此种结构不但可以引导烟气的流向,而且当有烟灰落向导烟板时,烟灰会顺着导烟板上表面的斜面或带弧度的斜面滑到底部烟灰坑,防止烟灰大面积沉积在导烟板上,影响导烟板的热交换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炉体与烟道的连接处、烟道中或者是炉体与烟道的连接处和烟道中设置有与水套相连通的吸热管,此种结构的优点是吸热管加大了热交换的面积,更好的利用烟气的热量与水套进行热交换。
本家用节能炉灶式锅炉的烟道长,烟气在烟道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可以充分利用烟气的热量与水套、吸热管进行热交换,具有热量利用率高,节约用煤,烟尘少,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环境。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家用锅炉侧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侧面结构图;
图3是导热板上表面为平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4是导热板上表面为弧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5是带有吸热管并且是导热板上表面为平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6是带有吸热管并且是导热板上表面为弧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炉体1、与炉体相连的烟道21,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炉体包括炉门4、炉灰门5、炉蓖6、炉灰坑7、炉膛22;烟道侧面有清灰口2和3,出水口9和入水口8与水套相连。特别的,在炉膛上方还设有间隔排列的横向导烟板16、17、19。
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炉体1、与炉体相连的烟道21,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炉体包括炉门4、炉灰门5、炉蓖6、炉灰坑7、炉膛22;烟道侧面有清灰口2和3,出水口9和入水口8与水套相连。特别的,在炉膛上方还设有等间距交错排列的横向导烟板16到20,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平面。
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炉体1、与炉体相连的烟道21,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炉体包括炉门4、炉灰门5、炉蓖6、炉灰坑7、炉膛22;烟道侧面有清灰口2和3,出水口9和入水口8与水套相连。特别的,在炉膛上方还设有等间距交错排列的横向导烟板16到20,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弧面。
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炉体1、与炉体相连的烟道21,在炉体与烟道外包有水套。炉体包括炉门4、炉灰门5、炉蓖6、炉灰坑7、炉膛22;烟道侧面有清灰口2和3,出水口9和入水口8与水套相连。特别的,在炉膛上方还设有等间距交错排列的横向导烟板16到20,横向导烟板的上表面为平面;在炉体与烟道的连接处有吸热管23、烟道中有吸热管10到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全海,未经丁全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