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迴转炉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461.9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阚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远生 |
主分类号: | F23H9/02 | 分类号: | F23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特别是中小型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中小型燃烧设备主要是链条炉排和往复炉排, 链条炉排存在着漏煤和漏风的问题,由于结构的原因,热态运行的炉 排前中后温度场不均,并且链条炉排的炉排又是前后运动的,漏煤和 漏风的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同时链条炉排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只能烧 优质煤,如果烧5500仟卡/公斤以下的煤,着火推迟,灰渣含碳量增 高,浪费能源。往复炉排能烧3800-4200仟卡/公斤的劣质煤,但灰渣 的含量也很高,如果发热值低于3800仟卡/公斤的劣质煤也是烧不了 的,往复炉排两侧的和炉排之间的漏煤更严重,由于与链条炉排相同 的原因漏煤和漏风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作了多 种努力,如设计出了一种滚动炉排,辊子和两侧板之间的缝隙,分段 管子之间的缝隙都产生漏煤和漏风,至今尚无法解决,辊子被金属物 或硬块状物如石头卡住,托板被烧损,滚动炉排用限至辊子和托板之 间的间隙2-9毫米的方法尚无法解决问题,被烧损的辊子在炉内无法 更换,如果要更换只能从侧面网拽出,操作十分困难,而且炉子两侧 必须有与辊子同样长度的空间,否则就无法拽出辊子,很不适用,解 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急需。
实用新型的内容
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可以燃烧 任何固体物质、不漏煤、不漏风、燃烧效率高,维修方便、节能效果 显著的迴转炉排。迴转炉排由燃烧机构和空气预热装置构成,燃烧机 构位于空气预热装置1之上,预热装置由底板、两侧板12和圆弧形 顶板2构成的长方体形中空箱子,其内设置有隔板,位于箱子的上部 设置有若干个迴转总承3,每一个迴转总承包括端部带有棘轮15的 主轴4、拉杆14、若干根轂辐5、轂辐轮8、小轴6、圆弧形炉排片 7、轴承10和带辐的轴承座11构成,两个轂辐轮和若干根轂辐装在 主轴上,用小轴将轂辐轮和圆弧形炉排片固定,用法兰将迴转总承装 在侧板12上,法兰9、侧板、上内护板18、下内护板19与转动轂辐 轮外表面形成密封环、其内装有密封填料16,电机通过减速器上的 偏心轮带动拉杆作往复运动、拉杆14带动主轴端部的棘轮15旋转从 而带动迴转总承作间歇迴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由于空气予热器的圆弧 形上顶板与两侧板密实焊接,因此可解决漏煤问题;由于在迴转总承 的两侧装有特殊结构的轂辐轮,它与法兰、侧板和内护板之间填加密 封填料形成密封环,因此可解决两侧漏煤漏风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 果;由于在圆弧形炉排片和轂辐轮上均加工成迷宫式止口、通过弹簧 13和螺母将其压紧,因此可解决炉排片之间的漏煤漏风问题;由于 采用圆弧形炉排片而不再采用滚动炉排所用的辊子,因此在炉内就可 以安装和拆卸,安装维修方便;由于采用带有半圆形开口的轂辐,当 圆弧形炉排片转到下方时、圆弧形炉排片将下沉、圆弧形炉排片将贴 着圆弧形顶板迴转,将沉积在弧形顶板上的燃料、灰、金属杂物、石 块等沉积物刮出,同时空气预热器中流动的空气冷却半圆弧形顶板, 因此可以解决炉排托板被烧坏的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数个迴转 总承的中心连线布置成与水平有一倾斜角α,两个相邻的迴转总承的 的圆弧形炉排片的表面在迴转总承中心的连线上的距离为10mm,这 样的结构使前面迴转总承带过来的金属杂物或石块等,粒径大于10 mm的掉不下去,被转运到后方,粒径小于10mm的金属杂物或石块 等不会落入前面迴转总承的间隙中,这样就解决了滚动炉排被杂物卡 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圆弧形炉排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远生,未经阚远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