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分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728.4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慧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慧琳 |
主分类号: | B67D5/01 | 分类号: | B67D5/01;B67D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祖玉清 |
地址: | 150010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分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分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液体分装的工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将液体从一个大型容器中分装到其他小型容器中,通常采用吸液泵将液体从大型容器中抽到小型容器中;通过加压装置给大容器加压,将大型容器中的液体压到小型容器中等方法和相应的设备。这些方法和设备一般适合于大剂量液体的分装,而且分装精度很难控制。对于一些小剂量液体的分装,一般要求精度较高,而且在分装的过程中要实现比较精确的剂量或定量。特别是一些药品,例如将注射液从混合容器中分装到不同的注射器或点滴瓶中,不仅要求定量准确,而且不能对分装的液体造成污染。现在所使用的通过弹性加压球对大容器进行加压的分装方法,在加压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没有经过处理的空气进入到大容器中,很容易将一些细菌或灰尘等带入到所分装的液体中,造成污染,如果分装的是注射用的药品,将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定量分装和能够防止污染分装液体的液体分装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阀体,阀体的上部设置有分别与大小容器相联通的液体通道和与阀腔相通的气体通道,在气体通道与阀腔相通处设置有单向阀,阀腔内设置有推进螺杆,推进螺杆的前端带有胶圈,推进螺杆外带有螺纹和螺母,螺母外套有可带动螺母旋转的手轮,手轮上带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消毒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阀体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大容器的主支架和安装小容器的付支架。
2、所述的气体通道与阀腔相通处设置的单向阀是由固定在阀腔内的压片、弹簧和安装在弹簧与压片之间的胶堵所组成的。
3、在螺母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环。
4、所述的推进杆前端的活塞的组成包括安装在推进杆前端的定位销及密封垫,套在定位销外并且与定位销之间有定位环的活塞套,活塞套外设置有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要用于液体的分装,使用时将液体通道的一端、气体通道与大容器相连,液体通道的另一端与小容器相连,旋转手轮,使推进螺杆向下移动,这时单向阀处于封闭状态,气体通道封闭,而推进杆上的密封垫与活塞套之间脱开,空气经过滤消毒器进入阀腔,沿推进杆上的通气孔进入推进杆与阀体之间、密封垫与活塞套之间的间隙进入活塞与压片之间的阀腔。反向旋转手轮,推进杆上的密封垫与活塞套密封,阀腔中的气体被压缩,将单向阀打开,将气体压入大容器,使大容器中的液体进入小容器,达到分装液体的目的。反复操作,实现多次分装。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定位机构等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实现定量分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消毒器,进入到液体中的空气经过了过滤、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分装液体的污染,特别适合于液体药品的分装。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液体分装器的组成包括阀体1,阀体的上部设置有分别与大小容器相联通的液体通道16和与阀腔相通的气体通道15,在气体通道与阀腔相通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是由固定在阀腔内的压片12、弹簧14和安装在弹簧与压片之间的胶堵9所组成的,阀腔内设置有推进螺杆6,推进螺杆的前端带有活塞,活塞的组成包括安装在推进杆前端的定位销11及密封垫17、套在定位销外并且与定位销之间有定位环的活塞套10,活塞套外设置有胶圈8,推进螺杆外带有螺纹和螺母4,螺母外套有可带动螺母旋转的手轮5,手轮上带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消毒器13,阀体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大容器的主支架2和安装小容器的付支架3,在螺母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环7,定位环固定在阀体上。
上述描述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例如,推进杆的推进可以采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螺旋推进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推进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慧琳,未经丁慧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CPU芯片复位控制电路
- 下一篇:抗吸附的聚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