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732.0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焕利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R21/01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6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大多是从当汽车发生正面冲撞事故时,保护车内乘员免受伤害的角度为出发点设计的,而对诸如保护汽车本身、相互冲撞的对象、如汽车及人的安全,以及高速行驶的轿车对大车追尾、轿车被后车追尾、冲撞后或因避让而急转弯时车身侧翻等等交通事故现象则考虑不足,而恰恰正是在这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巨大的,而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汽车本身、相互冲撞的对象、如汽车及人之间的安全气囊装置。
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由红外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电子点火器、气体发生器、和安全气囊几部分构成。红外传感器与芯片处理器、电子点火器电连接,气体发生器内设有引爆室,电子点火器的触点装在引爆室内,引爆室内装有炸药,电子点火器上还连有一个手动点火装置,气体发生器与安全气囊相通。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子装在车体的外壳上,安全气囊设在汽车的车体的前、后、左、右四周,车前、后的安全气囊装在汽车前后保险杠处,左、右的安全气囊装在车体下的长方形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将发生冲撞事故时,或高速行驶中前方突然有行人、车辆横穿道路,而在采取紧急刹车制动无效的情况下,此时由装在车身的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经芯片处理后给电子点火系统发出点火指令,亦可由驾驶员手操作,即具有可人工控制和智能化的特点。使所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利用火药的瞬间爆燃产生高压气体产生的高压气体瞬时输进的安全气囊,使安全气囊迅速膨胀并弹开,形成缓冲气垫,这样,气囊便起到了保护汽车本身、控制车身侧翻、避免后车追尾,对冲撞的对象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油、柴油大小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大大减轻受伤害程度,减少严重交通事故。可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点。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需具有足够的耐冲击强度、韧性、保温性等优点,保证气囊充气迅速而均匀,另外在冬季室外泊车时,安全气囊可利用尼龙搭链等简易设置对车身进行包裹,起到对车身的防护和保温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全气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装置由红外传感器1、芯片处理器2、电子点火器3、气体发生器4、和安全气囊5几部分构成。红外传感器1与芯片处理器2、电子点火器3电连接,气体发生器4内设有引爆室6,电子点火器3的触点7装在引爆室6内,引爆室6内装有炸药11,电子点火器3上还连有一个手动点火装置12,气体发生器4与安全气囊5相通。红外传感器1的信号接收端子8装在车体9的外壳上,安全气囊5设在汽车的车体9的前、后、左、右四周,车体9前、后的安全气囊5装在汽车前后保险杠处,左、右的安全气囊5装在车体9下的长方形箱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焕利,未经杨焕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开铁口机
- 下一篇:一种软管化妆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