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机床高精度重载荷进给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935.X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6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利;石志民;马宝顺;王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54 | 分类号: | B23Q5/54;B23Q5/2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5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机床 高精度 载荷 进给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机床高精度重载荷进给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机床的传动进给大部分都是由丝光杠或齿轮齿条来实现的,由于重型机床自身重量的局限性,当负载过大时,其进给精度就难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因此而产生的反向间隙更难避免,同时还容易研伤传动机构,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科技的更新和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重型机床传动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传动进给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精度高、磨损小,运行平稳,传动高效的一种重型机床高精度重载荷进给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静压蜗杆的实体内环形均匀布有油槽,油槽的出口均布在静压蜗杆螺旋齿的两侧,在静压蜗母条上每个齿型的两侧也均对应带有相对的两条弧形贮油槽,在静压蜗杆的端部加装一个配油盘,在配油盘内设有油腔,其供油口与静压蜗杆滑动配合面处油槽的入口动态相通,配油盘上设有两处油管接头,一处通过管线与定量泵连接,另一处与油回收净化系统连接;配油盘与静压蜗杆轴间转动配合,由设在挡盘外侧的带锁紧槽螺母将配油盘某些方面定位在档盘与静压蜗杆的中间,并留有一定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精度高而且也十分稳定,大大地减轻了传动副的磨损,减小了传动啮合时的噪音,使现有机床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当转动副未受轴向载荷时,静压蜗杆两侧静压蜗母条的齿面油槽压力相等,在每个啮合齿面两侧得到相同的压力油,静压蜗杆不会产生轴向位移,当转动副受到轴向载荷时,静压蜗杆两侧静压蜗母条的齿面油槽内产生的压力差也会瞬间使静压蜗杆重返到相对稳定的位置,得到较高且稳定的传动精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重载荷进给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油盘的主视图
图3为配油盘的左视图
图4为静压蜗母条的主视图和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静压蜗杆和静压蜗母条啮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油管接头 2、档盘 3、带锁紧槽螺母 4、静压蜗杆轴
5、静压蜗杆 6、配油盘 7、静压蜗母条 8、配油盘油腔
9、供油口 10、油槽 11、弧形贮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本实用新型采用静压蜗杆蜗母条传动系统,具体结构为在静压蜗杆5的实体内环形均匀布有油槽10,油槽10的出口均布在静压蜗杆5螺旋齿的两侧,在静压蜗母条7上每个齿型的两侧也均对应带有相对的两条弧形贮油槽11,在静压蜗杆5的端部加装一个配油盘6,在配油盘6内设有油腔8,其供油口9与静压蜗杆5滑动配合面处油槽10的入口动态相通,配油盘6上设有两处油管接头1,一处通过管线与定量泵连接,另一处与油回收净化系统连接;配油盘6与静压蜗杆轴4间转动配合,由设在挡盘2外侧的带锁紧槽螺母将配油盘6定位在档盘2与静压蜗杆4的中间,并留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设计的工作原理是当静压蜗杆5转动的时候,配油盘6固定不转,且静压蜗杆5与静压蜗母条7在啮合的时候始终能够得到定量泵通过配油盘6输送过来的等压压力油。当转动副未受轴向载荷时,静压蜗杆5两侧静压蜗母条7的齿面油槽10压力相等,在每个啮合齿面两侧得到相同的压力油,静压蜗杆5不会产生轴向位移,当转动副受到轴向载荷时,静压蜗杆5两侧静压蜗母条7的齿面油槽10内产生的压力差也会瞬间使静压蜗杆5重返到相对稳定的位置,得到较高且稳定的传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