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294.X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江;刘贵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昊诚市政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凤云 |
地址: | 1548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依***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炭化 活化 一体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活性炭生产炉炭化和活化分别由炭化设备和活化设备各自的独立系统来完成,不能连续完成,设备庞大,使用操作不方便,生产环境恶劣,污染大。国外的活性炭生产炉,它可以将炭化和活化连续完成,但它的炉是立式耙式炉,这种炉结构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建厂投资大,维修成本高,设备昂贵,因此无法大量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它可以将炭化和活化连续完成,设备运行不需外加热源,炭化和活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供回转炉的热量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由:进料口、废热锅炉、第一托轮、第一托圈、传动齿圈、回转炉体、第二托轮、第二托圈、保温层、抄料板、回转炉炉头、炉内胆、炉内拱、煤气燃烧孔、蒸汽加入管、进风孔、炉内墙、出料口、蒸汽管支架、炉内胆支臂、电机、减速机构成。回转炉炉头安装在回转炉体的前部,回转炉炉头内安有炉内墙和炉内拱,炉内拱安装在炉内墙上,在炉内墙上设有煤气燃烧孔和进风孔及出料口,炉内胆通过炉内胆支臂安装在回转炉体内,抄料板和蒸汽管支架分别安装在炉内胆上,蒸汽加入管安装在蒸汽管支架上,保温层装在炉内胆支臂和回转炉体之间,传动齿圈安装在回转炉体的中后部,传动齿圈和减速机及电机相连接,第一托圈安装在第一托轮上,第二托圈安装在第二托轮上,第一托圈、第二托圈分别安装在回转炉体的两侧,进料口设在炉内胆的尾部,废热锅炉安装在回转炉体的后部。该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炭化和活化可连续完成,减少了生产工序,设备运行过程中不需外加热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设备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的结构示意图。
1-进料口 2-废热锅炉 3-第一托轮
4-第一托圈 5-传动齿圈 6-回转炉体
7-第二托轮 8-第二托圈 9-保温层
10-抄料板 11-回转炉炉头 12-炉内胆
13-炉内拱 14-煤气燃烧孔 15-蒸汽加入管
16-进风孔 17-炉内墙 18-出料口
19-蒸汽管支架 20-炉内胆支臂 21-电机
22-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由:进料口(1)、废热锅炉(2)、第一托轮(3)、第一托圈(4)、传动齿圈(5)、回转炉体(6)、第二托轮(7)、第二托圈(8)、保温层(9)、抄料板(10)、回转炉炉头(11)、炉内胆(12)、炉内拱(13)、煤气燃烧孔(14)、蒸汽加入管(15)、进风孔(16)、炉内墙(17)、出料口(18)、蒸汽管支架(19)、炉内胆支臂(20)、电机(21)、减速机(22)构成。回转炉炉头(11)安装在回转炉体(6)的前部,回转炉炉头(11)内安有炉内墙(17)和炉内拱(13),炉内拱(13)安装在炉内墙(17)上,在炉内墙(17)上设有煤气燃烧孔(14)、进风孔(16)和出料口(18),炉内胆(12)通过炉内胆支臂(20)安装在回转炉体(6)内,抄料板(10)和蒸汽管支架(19)分别安装在炉内胆(12)上,蒸汽加入管(15)安装在蒸汽管支架(19)上,保温层(9)装在炉内胆支臂(20)和回转炉体(6)之间,进料口(1)设在炉内胆(12)的尾部,废热锅炉(2)安装在回转炉体(6)的后部,传动齿圈(5)安装在回转炉体(6)的中后部,传动齿圈(5)和减速机(22)及电机(21)相连接,第一托圈(4)安装在第一托轮(3)上,第二托圈(8)安装在第二托轮(7)上,第一托圈(4)、第二托圈(8)分别安装在回转炉体(6)的两侧。
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炉内胆(12)内,随着回转炉体(6)的转动,物料在炉内胆(12)内逐渐向前推进,并在抄料板(10)的不断翻动下进行炭化,随着物料的运行,物料进入活化段与蒸汽加入管(15)内通入的蒸汽发生活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的物料由回转炉炉头(11)内的出料口(18)排出炉外。物料在炭化和活化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进入到回转炉炉头(11)内的炉内拱(13)、炉内胆(12)之间与进风口(13)进入的空气进行燃烧,燃烧的热气体经过炉内胆(12)与炉内胆支臂(20)之间的烟道由前向后加热回转炉内胆(12),实现循环生产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昊诚市政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昊诚市政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系统用缩径毛细管
- 下一篇:休闲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