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538.4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7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玉民;丁庆海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凤云 |
地址: | 1541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温水 暖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的暖风炉,结构设计不合理,燃烧室温度高,炼焦结渣,损坏炉体,一体式集箱纵向管束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烟气温度高,没有保护措施,易烧坏管板、管束,换热器为一体式结构,检修不方便,需设引风机、鼓风机、送风机、耗电、耗能,劳动强度高,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它解决了现有的暖风炉燃烧室温度高,换热效率低,检修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由:胶皮板压盘安全排放口、水位计、烟囟、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除尘器内壁、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右预热室、横向温水保护器、水冷壁上联箱、热风吸入口、双向曝光管、热循环余热供热管、水冷壁右下联箱、双向曝光管前联箱、前灰门、水冷壁左下联箱、循环余热回水管、冷空气入口、温水散热器、左预热室、空气排放管、补水管、溢流管、一体式多项保护器、上水管、排放管、气水分离器、供热联接管、横向温水保护器出水管、烟尘清扫门、蜗旋管束、前烟箱、炉排、炉体、双向曝光管后联箱构成。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安装在炉体的后侧,上部与水冷壁上联箱相连接,下部一端与水冷壁右下联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冷壁左下联箱相连接,炉排安装在水冷壁右下联箱和水冷壁左下联箱的下部,蜗旋管束安装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内壁上。横向温水保护器、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分别安装在水冷壁上联箱的上侧,横向温水保护器的进水管与水冷壁上联箱相连接,横向温水保护器出水管与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相连接。双向曝光管安装在双向曝光管前联箱上,双向曝光管前联箱一端和水冷壁右下联箱相连接,另一端和水冷壁左下联箱相连接,双向曝光管后联箱安装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上。在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的两侧设有右预热室和左预热室,在右预热室和左预热室内分别设有排列组合式温水散热器,循环余热供热管与循环余热回水管分别与温水散热器相连接,冷空气入口设在左预热室上,热风吸入口设在右预热室上。空气排放管安装在温水散热器上,它一端与供热联接管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相连接,补水管一端与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相连接,溢流管、上水管、排放管、气水分离器、胶皮板压盘安全排放口,水位计分别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相连接。炉排的下部设有前灰门,前烟箱设在炉体的前上部,烟尘清扫门设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的后下部,烟囟设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的上部。该产品不需设置鼓风机、引风机、送风机等,节电、节省设备,燃烧室温度低,炼焦不结渣,不损坏炉体,不易烧坏管板、管束、换热器检修方便,热效率高,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环保卫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的后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的左视图。
1-胶皮板压盘安全排放口 2-水位计 3-烟囟
4-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 5-除尘器内壁
6-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 7-右预热室
8-横向温水保护器 9-水冷壁上联箱 10-热风吸入口
11-双向曝光管 12-热循环余热供热管 13-水冷壁右下联箱
14-双向曝光管前联箱 15-前灰门 16-水冷壁左下联箱
17-循环余热回水管 18-冷空气入口 19-温水散热器
20-左预热室 21-空气排放管 22-补水管 23-溢流管
24-一体式多项保护器 25-上水管 26-排放管
27-气水分离器 28-供热联接管 29-横向温水保护器出水管
30-烟尘清扫门 31-蜗旋管束 32-前烟箱 33-炉排
34-炉体 35-双向曝光管后联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常压双效温水暖风炉由:胶皮板压盘安全排放口(1)、水位计(2)、烟囟(3)、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除尘器内壁(5)、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6)、右预热室(7)、横向温水保护器(8)、水冷壁上联箱(9)、热风吸入口(10)、双向曝光管(11)、热循环余热供热管(12)、水冷壁右下联箱(13)、双向曝光管前联箱(14)、前灰门(15)、水冷壁左下联箱(16)、循环余热回水管(17)、冷空气入口(18)、温水散热器(19)、左预热室(20)、空气排放管(21)、补水管(22)、溢流管(23)、一体式多项保护器(24)、上水管(25)、排放管(26)、气水分离器(27)、供热联接管(28)、横向温水保护器出水管(29)、烟尘清扫门(30)、蜗旋管束(31)、前烟箱(32)、炉排(33)、炉体(34)、双向曝光管后联箱(35)构成。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安装在炉体(34)的后侧,上部与水冷壁上联箱(9)相连接,下部一端与水冷壁右下联箱(13)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冷壁左下联箱(16)相连接,炉排(33)安装在水冷壁右下联箱(13)和水冷壁左下联箱(16)的下部。蜗旋管束(31)安装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内壁(5)上,横向温水保护器(8)、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6)分别安装在水冷壁上联箱(9)的上侧,横向温水保护器(8)的进水管与水冷壁上联箱(9)相连接,横向温水保护器出水管(29)与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相连接,双向曝光管(11)安装在双向曝光管前联箱(14)上,双向曝光管前联箱(14)一端和水冷壁右下联箱(13)相连接,另一端和水冷壁左下联箱(16)相连接,双向曝光管后联箱(35)安装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上,在横向双管板分解式换热器(6)的两侧设有右预热室(7)和左预热室(20),在右预热室(7)和左预热室(20)内分别设有排列组合式温水散热器(19),循环余热供热管(12)与循环余热回水管(17)分别与温水散热器(19)相连接,冷空气入口(18)设在左预热室(20)上,热风吸入口(10)设在右预热室(7)上,空气排放管(21)安装在温水散热器(19)上,它一端与供热联接管(28)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24)相连接,补水管(22)一端与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24)相连接,溢流管(23)、上水管(25)、排放管(26)、气水分离器(27)、胶皮板压盘安全排放口(1)、水位计(2)分别与一体式多项保护器(24)相连接,炉排(33)下部设有前灰门(15)、前烟箱(32)设在炉体(34)的前上部,烟尘清扫门(30)设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的后下部,烟囟(3)设在立式温水蜗旋管束除尘器(4)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玉民;丁庆海,未经朱玉民;丁庆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