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捕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859.4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杨玉明;李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华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捕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鱼装置中有一种“鱼笼”,以其结构简单、投资少、捕鱼时不用看守等优点受到捕鱼人的喜爱。但现有的“鱼笼”体积比较大,有的有几米长,携带不方便。这些鱼笼一般最多只有两个进鱼口,而且鱼食大都散放在鱼笼里,鱼食容易从鱼笼的网眼里漏掉或者被鱼儿从鱼笼外吃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鱼笼”体积比较大,有的有几米长,携带不方便。这些鱼笼一般最多只有两个进鱼口,而且鱼食大都散放在鱼笼里,鱼食容易从鱼笼的网眼里漏掉或者被鱼儿从鱼笼外吃掉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捕鱼装置。本实用新型包含挂绳器1、鱼笼绳3、钓绳15、鱼笼夹26和鱼笼27,鱼笼27由第一钢丝圈4、第二钢丝圈8、四片竖网片9、四个倒须11、上网片12、下网片13和鱼饵安放器14组成,鱼笼夹26由第一钢丝16、第二钢丝17、U形板18、第一横杆19、压杆20、第二横杆21、带插孔的夹槽22、插杆23、鱼笼夹绳24和插杆拉绳25组成,上网片12固定在第一钢丝圈4上,下网片13固定在第二钢丝圈8上,四片竖网片9呈矩形固定在上网片12和下网片13之间形成封闭的鱼笼,每片竖网片9上开有进鱼口10,倒须11固定在竖网片9上的进鱼口10上,鱼饵安放器14固定在封闭的鱼笼内部的下网片13上,鱼笼绳3的下端固定在第一钢丝圈4上,鱼笼绳3的上端设置在挂绳器1的绳孔1-1内,钓绳15与挂绳器1的挂绳孔2相连接;第一钢丝16设置在第二钢丝17的上侧,U形板18的一端与第一钢丝16固定连接,U形板18的另一端与第二钢丝17固定连接使第一钢丝16和第二钢丝17相互平行,第一钢丝16和第二钢丝17之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横杆19,第一钢丝16和第二钢丝17之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横杆21,压杆2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横杆19上,带插孔的夹槽22固定在第一横杆19一侧的第一钢丝16和第二钢丝17上,鱼笼夹绳24和插杆拉绳25的一端均固定在钓绳15上,鱼笼夹绳24的另一端与U形板18固定连接,插杆拉绳25的另一端与插杆23固定连接,插杆拉绳25的长度小于鱼笼夹绳24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将第一钢丝圈4和第二钢丝圈8合拢(四片竖网片9、四个倒须11、上网片12和下网片13均为尼龙丝或胶丝织成,质软),先拧成“8”字形,再折成“O”字形,装在第一钢丝16、第二钢丝17以及U形板18之间,将第二横杆21搭在带插孔的夹槽22旁边的第一钢丝16和第二钢丝17上,将压杆20的中部压在第二横杆21上,压杆20的尾端设在带插孔的夹槽22内,然后插入插杆23别住压杆20。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变得很小,便于携带和保存。使用时,一、手工打开:将插杆23从带插孔的夹槽22内拔出,在弹性的作用下,第一钢丝圈4和第二钢丝圈8自动弹出,手拎钓绳15将鱼笼27放入水中;二、自动打开:将鱼笼夹26连同鱼笼27一同甩入水中,在鱼笼夹26连同鱼笼27落入水中时,由于插杆拉绳25的长度小于鱼笼夹绳24的长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插杆23首先从带插孔的夹槽22内自动拔出,在弹性的作用下,第一钢丝圈4和第二钢丝圈8自动从鱼笼夹26内弹出,收一下钓绳15即可使鱼笼27处于工作状态。鱼饵设置在鱼饵安放器14上不容易散落。本实用新型具有鱼笼体积小、携带方便、鱼笼的进鱼口多、鱼饵不容易散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鱼笼27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B向视图,图3是图1的C向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鱼笼夹26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鱼饵安放器1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鱼饵夹板14-2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鱼笼27夹持在鱼笼夹26内的示意图,图9是挂绳器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华,未经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