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褐煤提热脱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913.5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远大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煤 脱水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煤提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褐煤提热脱水设备。
(二)背景技术
我国是褐煤储量大国,资源开发潜力及其广阔。但褐煤的形成距地表很浅,自身含水量较大,加之在形成美的过程中夹杂一定数量的矸石、土等杂质,燃烧热值很低,因此,褐煤作为工业动力用煤,在市场竞争中与其它煤种相争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突出的问题有:
1、水分高:一般含水量在32%-42%之间,作为工业动力用煤,褐煤入炉后其高含水分将使炉内本身原有的温度降低,直接影响用户的经济效益。所以,电力用煤《合同》规定水分限在8%以下,每超一个百分点,扣400元左右;
2、密度低,含水量高:易风化,遇水自燃,销售半径限于400公里以内;
3、热值低(大卡低):一般平均热值在3000大卡以下,工业动力用煤规定低于4600大卡为劣质煤,并拒付款。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褐煤的热值有多么重要;
4、挥发份高:一般在40-50%之间,电力用煤规定不能超过40%,挥发份高易加大炉膛复额,产生炉膛爆炸。
而市场上针对褐煤体制的设备还是一片空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针对褐煤特质进行提热、脱水等处理,效率高,安全性好,成本低的褐煤提热脱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分选装置、蒸汽净化分离池、煤/气/粉分离装置、滚动翻转式加热罐和高温供热装置,分选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滚动翻转式加热罐,滚动翻转式加热罐的一端连接煤/气/粉分离装置,另一端连接用于输出成品的传动装置,高温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连接滚动翻转式加热罐,煤/气/粉分离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蒸汽净化分离池,连接管内设置有风机,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烟囱。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滚动翻转式加热罐倾斜设置,外部中间安装有转动大齿和转动轴承,转动大齿
安装在外部齿轮上;
2、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机;
3、所述的煤/气/粉分离装置的下端呈锥形,底部设置有粉尘储藏室。
本实用新型是由多台设备组成生产流水线形成。首先,用选煤设备分离出影响褐煤燃烧热值的矸石、土等成份;第二步,用输送设备把加工成的褐煤送入一个滚动翻转式加热罐中受热;第三步,对罐中褐煤加温到200-500℃左右,使煤体受热并施放出大量水蒸气;第四步,用设备将罐体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等成份进行综合分离,采用强风将蒸气、粉尘等抽出罐外,并采用蒸汽净化分离池处理成水;第五步,将罐体中加工完的褐煤输送到成品库。经过综合分离矸石、土、水分后的褐煤降低了灰分和水分,热值有了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除分离出土、矸石外,还将脱出25%-30%以上的水分,生产出的褐煤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物理结构,密度收缩加强,不风化、不自燃,不受销售半径限制,可跨江过海,遍销全国。另外,水分脱下25-30%后,热值提高了2000-3000大卡,同时挥发分控制在40%以内,达到电力用煤标准。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分选装置1、蒸汽净化分离池12、煤/气/粉分离装置3、滚动翻转式加热罐4和高温供热装置5,分选装置1通过传动装置2连接滚动翻转式加热罐4,滚动翻转式加热罐4的一端连接煤/气/粉分离装置3,另一端连接用于输出成品的传动装置7,高温供热装置5通过供热管6连接滚动翻转式加热罐4,滚动翻转式加热罐4倾斜设置,外部中间安装有转动大齿8和转动轴承9,转动大齿8安装在外部齿轮上;煤/气/粉分离装置3通过连接管14连接蒸汽净化分离池12,煤/气/粉分离装置3的下端呈锥形,底部设置有粉尘储藏室11,连接管14内设置有风机10,连接管14连接处设置有烟囱13,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2、7均为皮带机。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均可以由已有技术得到,比如煤用分选装置,对于煤/气/粉分离装置是在连接管内风机的作用下将滚动翻转式加热罐内的粉尘、蒸汽、烟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强风分离出来,以防止褐煤在滚动翻转式加热罐内受热脱水过程中由于粉尘杂质等产生爆炸,而通过风机强风分离出的粉尘、蒸汽等杂质通过蒸汽净化分离池净化处理,杂质则产生沉淀进入蒸汽净化分离池,其余蒸汽则通过烟囱排出。本实施例中烟尘等经蒸汽净化分离池处理,排出烟为白色并无污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远大,未经王远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