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浓淡型微油量点火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933.2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杜京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京武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Q2/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3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浓淡 型微油量点 火煤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油量点火燃烧器以及气化小油枪点火煤粉燃烧器作用比较单一,或者作为主燃烧器运行,或者作为降低锅炉NOx使用,或者用于煤粉燃烧器的稳燃使用,并且存在节油不明显、对锅炉空气动力场影响较大、燃烧器阻力大,燃烧器内易结焦、导流板易磨损的缺陷,更换与维修导流板难度大、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微油量点火燃烧器以及气化小油枪点火煤粉燃烧器作用比较单一,或者作为主燃烧器运行,或者作为降低锅炉NOx使用,或者用于煤粉燃烧器的稳燃使用,并且存在节油不明显、对锅炉空气动力场影响较大、燃烧器阻力大,燃烧器内易结焦、导流板易磨损的缺陷,更换与维修导流板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平浓淡型微油量点火煤粉燃烧器。本实用新型包含浓相煤粉整流块、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主油枪腔室、周界风壳体、燃烧器内喷口、燃烧器外喷口、浓相煤粉导流板和燃烧器二次室壳体,燃烧器内喷口、燃烧器外喷口和燃烧器二次室壳体的横截面皆为正方形,燃烧器内喷口进口端与燃烧器二次室壳体的出口端相接,周界风壳体设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前段的外部,燃烧器外喷口固定在燃烧器内喷口的外部,燃烧器外喷口的进口端与周界风壳体的出口端固定连接,周界风壳体与燃烧器二次室壳体之间形成气膜风和周界风通道,燃烧器外喷口与燃烧器内喷口之间形成周界风通道,燃烧器二次室壳体与燃烧器内喷口之间设有气膜风导入口,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固定在周界风壳体进口端一侧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的外部,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与周界风壳体内连通,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的底侧设有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入口,浓相煤粉导流板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内的中部,与浓相煤粉导流板出口端相邻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内形成燃烧器二次室,浓相煤粉导流板下侧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内形成燃烧器一次室,浓相煤粉整流块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进口一侧内的底部,主油枪腔室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的下侧并且与燃烧器一次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电站煤粉锅炉点火燃烧器使用,又可作为主燃烧器使用。作为主燃烧器运行时可以作为水平浓淡燃烧器运行,既可实现水平浓淡燃烧器降低锅炉NOx等污染物排放的功能,又可实现水平浓淡燃烧器低负荷稳燃的功能。节油率得到提高,由于水平浓淡燃烧器浓缩比高,因此高浓度的煤粉着火点大大降低,这部分煤粉进入燃烧器一次室后点燃所需点火能量也大大降低,这样大大降低了油枪的出力,从而提高了锅炉点火启动期间的节油率。对锅炉空气动力场影响大大减小,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燃烧器和锅炉原设计相差很小,基本保证了一次风在燃烧器内的流动特性,所以可以大大减小对锅炉空气动力场的影响。燃烧器一次室结构简单、维护和检修方便,而且费用低。浓相煤粉导流板磨损后可以直接在燃烧器内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燃烧器。燃烧器阻力更小,由于结构简单,燃烧器内不存在截流部分,对燃烧器内气流扰动小,因此其阻力大大降低。由于有气膜风和周界风,可以防止燃烧器内结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出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由浓相煤粉整流块1、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2、主油枪腔室3、周界风壳体5、燃烧器内喷口7、燃烧器外喷口8、浓相煤粉导流板10和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组成,燃烧器内喷口7、燃烧器外喷口8和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的横截面皆为正方形,燃烧器内喷口7进口端与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的出口端相接,周界风壳体5设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前段的外部,燃烧器外喷口8固定在燃烧器内喷口7的外部,燃烧器外喷口8的进口端与周界风壳体5的出口端固定连接,周界风壳体5与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之间形成气膜风和周界风通道14,燃烧器外喷口8与燃烧器内喷口7之间形成周界风通道15,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与燃烧器内喷口7之间设有气膜风导入口6,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2固定在周界风壳体5进口端一侧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的外部,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2与周界风壳体5内连通,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2的底侧设有气膜风和周界风风室入口12,浓相煤粉导流板10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内的中部,与浓相煤粉导流板10出口端相邻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内形成燃烧器二次室9,浓相煤粉导流板10下侧的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内形成燃烧器一次室11,浓相煤粉整流块1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进口一侧内的底部,主油枪腔室3固定在燃烧器二次室壳体13的下侧并且与燃烧器一次室1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京武,未经杜京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隔音三层玻璃窗扇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野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