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五环少齿差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7323.4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刘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天士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五环少齿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三环减速器中,由于三个完全相同的内齿环板并列地呈120°相位差运转,其惯性力虽然平衡,但惯性力矩是不平衡的,引起了三环减速器的振动,尤其在中高速运转时,惯性力矩不平衡就成为引起三环减速器产生较大振动的主要根源。在目前的生产中,对较大功率的三环减速器,其驱动电机只能采用750转/分的低速电机,显著增大了电机的成本;三环减速器的振动普遍较大,并随着电动机转速增高、传动比增大及功率增加而加剧,严重时可导致内齿环板断裂、轴承发热失效,缩短了整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三环减速器的优越性,严重影响了三环减速器的实际推广应用。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零件受力变形,工作时致使三个完全相同的内齿环板不能均匀受载,严重地影响其功率分流式结构优点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五环少齿差减速器,以解决三环减速器运转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矩不平衡而引起三环减速器振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第一高速曲柄轴1,第二高速曲柄轴3,输出轴齿轮2,内齿环板总成11,输出轴9和轴承10组成,第一高速曲柄轴1和第二高速曲柄轴3均具有3个互呈120°的偏心,第一高速曲柄轴1和第二高速曲柄轴3通过轴承10与内齿环板总成11相连,内齿环板总成11通过其上的内齿轮与输出轴齿轮2啮合,输出轴齿轮2安装在输出轴9上;内齿环板总成11由第一内齿环板4、第二内齿环板5、第三内齿环板6、第四内齿环板7和第五内齿环板8组成,每个内齿环板的质心分别处于各自环板对称平面上内齿圈的几何中心,五个内齿环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第一内齿环板4与第五内齿环板8及第二内齿环板5与第四内齿环板7均于第三内齿环板6对称,相邻两内齿环板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内齿环板4和第五内齿环板8的安装相位角为240度,第二内齿环板5和第四内齿环板7的安装相位角为0度,第三内齿环板6的安装相位角为120度,第一内齿环板4、第二内齿环板5、第四内齿环板7、第五内齿环板8的质量相同,而第三内齿环板6的质量是第一内齿环板质量的2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惯性力平衡,也可以实现惯性力偶矩平衡,从根本上改变了以三环传动原理为基础的减速器内齿环板惯性力矩不能平衡的问题,消除了引起三环减速器振动的主要根源,从而大大改善了三环式减速器的动态性能,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和寿命,克服了三环减速器振动大、噪音高和运动平稳性较差等缺点,而且各轴、各轮的支承点稳定可靠,具备了作为高速、高平衡机组要求的设计水平,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矿山、冶金、石油、化工、起重、运输、造船和建筑等许多领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第一高速曲柄轴1,第二高速曲柄轴3,输出轴齿轮2,内齿环板总成11,输出轴9和轴承10组成,第一高速曲柄轴1和第二高速曲柄轴3均具有3个互呈120°的偏心,第一高速曲柄轴1和第二高速曲柄轴3通过轴承10与内齿环板总成11相连,内齿环板总成11通过其上的内齿轮与输出轴齿轮2啮合,输出轴齿轮2安装在输出轴9上;内齿环板总成11由第一内齿环板4、第二内齿环板5、第三内齿环板6、第四内齿环板7和第五内齿环板8组成,每个内齿环板的质心分别处于各自环板对称平面上内齿圈的几何中心,五个内齿环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第一内齿环板4与第五内齿环板8及第二内齿环板5与第四内齿环板7均于第三内齿环板6对称,相邻两内齿环板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内齿环板4和第五内齿环板8的安装相位角为240度,第二内齿环板5和第四内齿环板7的安装相位角为0度,第三内齿环板6的安装相位角为120度,第一内齿环板4、第二内齿环板5、第四内齿环板7、第五内齿环板8的质量相同,而第三内齿环板6的质量是第一内齿环板质量的2倍。根据机构平衡理论,当减速器运转时它们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理论上将完全平衡。组成减速时,高速轴作为输入轴带动环板上的内齿轮作平面运动。靠本身的内齿轮与低速轴上的齿轮啮合实现大减速比,齿形一般为渐开线齿形,各输入轴的轴端可单独或同时输入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天士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天士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