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心配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7532.9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栾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德民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配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配注工具。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油是油田老区提高原油采收率和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注入聚合物使用的配注器普遍为螺接的分体式结构,由于采用螺纹连接,就需要采用密封件密封来防止渗漏,其使用寿命就要受密封件限制,且为能在井下承受一定压力和保持连接强度,其外形尺寸也不能做得太小,这样就无法直接通过受地层作用力影响而产生较严重变形的井柱,需要先进行费用高昂的修井作业才能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外形尺寸小的偏心桥式配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主体、下接头、导向体和扶正体,主体为设有偏心孔的管体,其上口设有连接螺纹,厚壁侧开有轴向方槽,扶正体为开有堵塞器孔道的空心体,扶正体嵌在主体方槽内,并与主体焊接,扶正体上端开口与主体偏心孔相连通,下部分别设有出液孔和与主体偏心孔相连通的进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不使用密封件,井下使用寿命长,外形尺寸小,重量轻,配注通道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主体1、下接头2、主体1内下部的导向体3和扶正体4,主体1为设有偏心孔5的管体,其上口设有连接螺纹,厚壁侧开有轴向方槽6,扶正体4为开有堵塞器孔道7的空心体,扶正体4嵌在主体1的方槽6内,并与主体1焊接,扶正体4上端开口与主体1的偏心孔5相连通,下部分别设有出液孔8和与主体1的偏心孔5相连通的进液孔9。扶正体4上端焊接有上封头10,上封头10上设有导引斜面11。扶正体4下端焊接有下封头12,进液孔8设在下封头12上。下接头2与主体1的下端焊接或螺接后焊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它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主体1于下部设有定位环台13。为便于加工,主体1于环台之上的部位分成两体分别加工,然后通过焊接或螺接后焊接使二者合为一体。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它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导向体3设于下接头内,主体1通过管套12与下接头2相连接,下接头的上端面作为定位环台13,管套14分别与主体1的下端和下接头2的上端焊接或螺接后焊接。
本实用新型把原来由上接头、主体、下接头和扶正体组成的分体式结构变成一体式结构,不但减小了外形尺寸,也大大简化了加工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由于扶正体可以向外部扩展,其配流通道直径也可以相应加大,可以由原来的20毫米增加到29毫米,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德民,未经栾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