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7700.4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男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5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煤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目前国内的资源比较紧张,近年来的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但是,与此极不适应的就是国内很多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现在还依然不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还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提高煤碳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着用煤粉来代替原煤,试验结果表明,其不仅能使煤碳的燃烧更加充分,也可有效地减少了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具有十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正在使用中的工业和民用锅炉大都只能用于燃烧原煤,为了使用煤粉而直接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改造,这显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目前最紧迫的工作是为其必用煤粉提供一些相应的配套改进设备,有关这方面的设备还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该煤粉燃烧器能够使煤粉得到最充分的燃烧,从而使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可以降到最低程度,利用该煤粉燃烧器可以对现有原煤锅炉的结构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煤粉燃烧器由助燃气体供应管道、煤粉供给装置、气煤混合室、燃烧室、喷火咀构成。助燃气体供应管道为一段压力管道,上面带有压力控制机构及显示仪表,使用时进气口与助燃气体贮气罐连接。煤粉供给装置最简单的结构为一个煤粉贮箱,使用时进料口与煤粉供给系统连接。气煤混合室、燃烧室为一个管道化空间,燃烧室的直径比气煤混合室要大,燃烧室内衬有耐火层,侧壁上设有点火门。喷火咀为一管状、或锥形的开口。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是:助燃气体供应管道的出气口轴向进入气煤混合室的一端,煤粉供给装置的出料口从气煤混合室的侧壁上进入气煤混合室,气煤混合室的另一端连接燃烧室,燃烧室的尾部为喷火咀。喷火咀可以由现有燃烧室的管状末端充当,也可以另将其设计成锥形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燃烧器能够使煤粉得到最充分的燃烧,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碳资源,从而也可使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对现有原煤锅炉的结构加以改进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如图1所示,该煤粉燃烧器由助燃气体供应管道1,煤粉供给装置2,气煤混合室3、燃烧室4、喷火咀5构成。助燃气体供应管道1为一段压力管道,上面带有压力控制机构及显示仪表,图中省略,使用时进气口与助燃气体供应管道与贮气罐连接,贮气罐图中省略。煤粉供给装置2最简单的结构为一个煤粉贮箱,使用时进料口与煤粉供给系统连接,煤粉供给系统图中省略。气煤混合室3、燃烧室4均为一个管道化空间,燃烧室4的直径比气煤混合室3要大,其内衬有耐火层6,侧壁上设有点火门7。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是:助燃气体供应管道1的出气口轴向进入气煤混合室3,煤粉供给装置2的出料口从气煤混合室3的侧壁上进入气煤混合室3,气煤混合室3的另一端连接燃烧室4,燃烧室4的尾部为喷火咀5,由现有燃烧室的管状末端充当。
例2
如图2所示,燃烧室4的尾部为喷火咀5为锥形口。其余同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男,未经刘志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