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096.7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1/60;B61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朝阳;朱建霞 |
地址: | 51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承载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屏蔽门的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地铁以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地铁屏蔽门是地铁站台上的一套设施,目前越来越多地受到地铁建设者的重视,它象一道屏风安装在车站站台边沿将列车轨行区与旅客候乘区隔离开来,当列车到站上下旅客时,屏蔽门上设置的滑动门与列车门对应打开和关闭,确保旅客安全及地铁营运准时快捷。在地铁屏蔽门技术中,一方面要求屏蔽门与周围土建结构及其它设备隔离绝缘,另一方面要求通过固定在站台和站台顶板结构间的屏蔽门既可以承受各种荷载又可以吸收土建可能出现的沉降变形。现有技术采用铰链结构将有关构件与门体主受力立柱连接,并利用在铰链轴上增加绝缘套等零件实现门体与上部土建结构的绝缘,同时也利用铰链的转动实现吸收土建沉降变形的需要,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如下缺点:
1、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2、由于每条地铁线的屏蔽门设计荷载和列车车型不同,门体主受力构件之一的立柱其规格尺寸和间距也不相同,采用其它连接装置必须与立柱配套设计,并受立柱位置的影响,通用性和灵活性差;
3、现有连接装置与立柱的安装、调节同时完成,操作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调整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承载连接装置结构复杂、通用性和灵活性差以及安装调试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安装调试方便的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包括由底板和设于该底板表面的支撑管构成的法兰管、由伸缩杆和设于该伸缩杆上端的支撑板构成伸缩件,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管为方形管,该方形管的内孔中插接有一带圆形内孔的绝缘件,该绝缘件的上端的四周设有圆环,所述的伸缩杆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绝缘件的内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为圆形管,所述伸缩杆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
所述的底板和支撑板上均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法兰管与伸缩件活套连接的结构,将法兰管与地铁屏蔽门的一构件连接,而伸缩件与地铁屏蔽门的另一构件连接,一方面能承受列车产生的“活塞风”及人群挤压等载荷,另一方面通过伸缩件相对法兰管的移动,可以保证屏蔽门适应因站台土建结构产生沉降的变形;当在法兰管与伸缩件之间设置一绝缘件时,同时实现屏蔽门与上部土建结构之间的电气隔离,满足屏蔽门与周围建筑及设备的绝缘要求。本装置也可用于一个方向自由活动另外两个方向受力的结构中,还可特别用于连接装置两端要求绝缘的工况中,本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安装调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3和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法兰管、绝缘件和伸缩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地铁屏蔽门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图5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的可轴向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包括由钢的底板1和焊接于该底板表面上的钢的支撑管2构成的法兰管01、由钢的伸缩杆3和焊接于该伸缩杆上端的钢的支撑板4构成伸缩件02,所述的伸缩杆3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各零件的材料及规格,可以根据结构的荷载条件确定,满足使用要求。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钢的支撑管2为方形管,该方形管的内孔中插接有一带圆形内孔的绝缘件03,该绝缘件的上端的四周设有圆环6,所述的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绝缘件5的内孔中,即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底板1和支撑板4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的螺栓孔7。绝缘件采用非金属材料,由满足技术条件的绝缘材料压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支撑管2为圆形管,所述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伸缩杆3即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底板1和支撑板4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的螺栓孔7。本实施例变为一种纯活套承力结构,用于不需要电气绝缘的工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