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402.7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尤聪斌;江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聪斌 |
主分类号: | F26B5/00 | 分类号: | F2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干燥塑胶原料的除湿干燥设备,尤其指的是一种无需加热再生并且无需安装冷却装置的除湿干燥机。
背景技术
露点它是指气体中的水份从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的温度,当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时,有极细的露珠出现,出现露珠时的温度叫做“露点”,它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露点越低,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约少,气体越干躁。露点和压力有关,因此又有大气压露点(常压露点)和压力下露点之分。大气压露点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水份的凝结温度,而压力下露点是指该压力下的水份凝结温度,两者有换算关系(可查换算表),如压力0.7Mpa时压力露点为5℃,则相应的大气压(0.101Mpa)露点则为-20℃。在气体行业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指的露点均为大气压露点。
目前的蜂巢式除湿干燥机其干燥原理如下:空气经过蜂巢式转轮的1/3区域吸湿后形成干燥的空气,再经过发热管加热形成干燥的热空气,再送入料桶,将原料中的水分带出,湿空气从料桶的上部经过滤器再经过冷却装置冷却,再进入鼓风机,再进入蜂巢式转轮,这样形成一个内循环。但是当蜂巢转轮其中一个1/3区域在第一个工位上吸湿饱和后需要转动到第二个工位上,让外界的空气经过一组再生过滤器、一组再生鼓风机、一组再生加热器形成热空气再吹入蜂巢转轮对其进行再生,等再生完毕,再转动到第三个工位进行冷却。由于该蜂巢式除湿干燥机具有两组加热器、两组鼓风机及两组过滤器,还需加装冷却装置,故耗能大,效率低,在再生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气向车间排出影响车间的温度和洁净度,过滤器须不断更换、清洗,而且结构复杂、占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干燥机,它节能省电,无需加热再生并且无需安装冷却装置,干燥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除湿干燥机,由气管顺序连接空压机、水油雾过滤器、无热除湿干燥塔、循环鼓风机,循环鼓风机的出风口利用发热管加热管道连接料桶,发热管加热管道的出风口置设在料桶底部,料桶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鼓风机的入风口,并在管道上设有湿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节省能电: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无热干燥塔,是与其它的干燥方式是不同的,里面的干燥分子再生的时候无需加热再生,因此就节省了再生发热管和再生鼓风机,所以省电。无需安装冷却装置:因为本实用新型是的无热干燥塔,就无需通入冷却媒体对它进行冷却。可以节省客户工厂的相应的资源。干燥效果非常好:因为是综合利用了风、热、除湿气三种干燥元素,使得材料在短时间内得到干燥,大大提高了塑胶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干燥机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除湿干燥机,由气管1顺序连接空压机2、水油雾过滤器3、无热除湿干燥塔4、循环鼓风机5。循环鼓风机5的出风口利用发热管加热管道6连接料桶7,发热管加热管道6的出风口置设在料桶7底部,料桶7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8连接过滤器9,过滤器9的出风口通过管道10连接循环鼓风机5的入风口,并在管道10上设有湿气出口11。其中的发热管加热管道6设有发热管61。附图1中的箭头指示为风的走向,料桶7为放料状态。
除湿干燥机的干燥流程为:首先由车间的空压机2输出大约7bar的压缩空气,再经过水油雾过滤器3将空气变得清洁,然后再送入无热除湿干燥塔4。该双缸干燥塔4内的A缸内的干燥分子能在较高压力下将输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充分吸收,然后换成B缸内的干燥分子吸收水分,与此同时A缸内的干燥分子在快速降压的条件下将吸收的水分脱出并排到空气中,得到再生,就这样不停的交换,不停的再生,以之能不断地输出高露点的(-50度)的压缩空气。再将高露点的压缩空气通入内循环系统,经过发热管61加热,就变成干燥的热空气,再从料桶7的底部向上吹入,把塑胶原料中水气带出从料桶7顶部经过过滤器9过滤粉尘,再进入鼓风机5,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因为干燥的压缩空气在不断地注入,而且系统是循环的,所以会有湿气从排气口11排出来,经过这样不断地注入干燥空气,不断地排出多余的湿气,装在料桶里的塑胶原就将不断地被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聪斌,未经尤聪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机光学系统散热装置
- 下一篇:墙体保温隔热节能层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