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551.3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柄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柄楠 |
主分类号: | C04B35/16 | 分类号: | C04B35/16;C04B38/00;D06C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制品 浮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特别是一种工业洗水机对纺织品、牛仔服装及布料等洗水加工用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强化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具体而言,强化环境保护主要是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重视对工业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开发,尤其是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水污染等。工业污染多种多样,如人们常穿的牛仔服装本身比较厚重,但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者对面料的柔软、舒适和易护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牛仔布整理者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随时尚变化不断改进和丰富的面料、造型和色彩也是它恒久流行的重要原因。牛仔装在保留其坚固、耐磨、粗犷的面料特征的同时,经过不断开发,已摆脱了传统坚固的局限,变得更加柔软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这些轻、薄、软的面料不仅使牛仔装在穿着时感受更舒适、更贴近自然,而且也使其适合在任何季节和更多的场合穿着。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纺织品、服装及布料的洗水工艺方法。
所谓“洗水加工”工序,是将已裁制完成的衣物置于工业洗衣机内,在洗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水浮石,利用介质及化学药剂经过“物理撞击”及“化学反应”,使被洗水加工后的纺织品、服装及布料产生陈旧、破损、褪色、起花、柔软、仿旧和起毛的效果。人们穿着经过洗水处理后的牛仔服装以及纺织品、布料,其色彩更加鲜艳,质地更加柔软,穿着更加舒适。现有技术的纺织品、服装及布料的洗水处理的工艺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天然浮石。天然浮石是指火山爆发后余留在火山口上的燃烧后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石头,俗称“火山浮石”。不仅其资源有限,而且形状、比重各异,强度低,在洗水整理的生产过程中,经磨洗后会产生大量的沙和细石,这些污石粉对服装布料的沾染须经过多次清水漂洗,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要频繁地清理水沟及污水沉淀池,增大了污水处理量,增加了生产成本。这在当今处理含有化学物的剩余沙及细石的环保工作中,仍然是洗水行业需要解决的环保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地降低了洗水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水处理的费用,减少清水漂洗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含有圆形、圆柱形、椭圆形、棱柱形、多角形和不规则的立体形状,所述洗水浮石还含有棱形,洗水浮石由镁质粘土、高岭土、长石、石灰石、白云石和陶土混合高温烧制而形成具有不规则多孔的粒状,粒径在10-60mm之间,孔径在0.01-3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镁质粘土是白色、灰色和米黄色等镁质粘土。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的比重为0.3-1.5g/cm3。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每个成品体重为2-30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是白色、灰白色、米黄色、灰色、棕色、咖啡色、褐色或彩色。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轻质、多孔、微孔、耐磨性极强的环保型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其形状及比重均可人为控制,使用在洗水加工中,打磨效果较为均匀,提高了纺织品、服装及布料等行业洗水加工工序的品质,并使沙和细石不容易沾染纺织品、服装及布料,因而无需经过反复多次的用水漂洗,大大节约用水量,还节约了纺织品、服装及布料在加工洗水中对清理生化池的污水处理的费用,有效地降低了洗水过程中的污染环境及环保水处理的费用,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可完全替代天然浮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柱形颗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形颗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棱形颗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可以是圆形、圆柱形、椭圆形、棱形、多角形的立体形状的洗水颗粒浮石,也可以制成其它任意不规则的立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由白色、灰色和米黄色镁质粘土、高岭土、长石、石灰石、白云石和陶土原料组合而成,在1100-1300℃之间烧制。经高温自然发泡而形成具有不规则多孔的粒状,粒径在(10-60)mm之间,孔径在0.01-3mm之间。其颜色是白色、灰白色、米黄色、灰色、棕色、咖啡色、褐色或彩色,比重为0.3-1.5g/cm3,每个成品颗粒重量为2-3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柄楠,未经林柄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
- 下一篇:导光LED照明灯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