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C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004.7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延;郭继炉;张新河;李恒州;任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业军 |
地址: | 5238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 耦合器 | ||
1.一种AC耦合器,结构中包括交流触片基座(1),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交流触片(3),MPS充电器端子孔(4),其特征在于:交流触片基座(1)呈台形,包括至少分别符合四种交流触片技术标准中的某种交流触片(3)的上端与交流触片基座(1)嵌接注塑,而其下端伸出并竖立于交流触片基座(1)的下台面(6);MPS充电器端子孔(4)与MPS充电器端子相匹配,所述MPS充电器端子孔(4)与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嵌接注塑并被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包塑其中;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设置于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的一边,包塑于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中的管状MPS充电器端子孔(4)的管长方向顺着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并指向上台面(5)的中心,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的插口端(7)位于靠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中心的上方;交流触片(3)之包塑于交流触片基座(1)内的上端分别与包塑于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内的MPS充电器端子孔(4)的一端电连接;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的边缘与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的另一端部接触处注塑连接为一体结构;靠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中心上方的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的插口端(7)与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间具有一间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触片(3)为符合美国交流插头技术标准的具有扁平面平行相对的且端部开孔的两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或者,所述交流触片(3)为符合英国交流插头技术标准的具有地线及平行且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的两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或者,所述交流触片(3)为符合欧洲交流插头技术标准的两根平行的圆柱状金属触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或者,所述交流触片为(3)符合澳洲交流插头技术标准的平行且呈“八”字摆布的两片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靠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边缘一端的上侧面具有与MPS充电器底壳上的卡位槽相匹配的卡位凸(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凸(9)呈与MPS充电器端子孔(4)的管长方向垂直的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AC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中心上方的MPS充电器端子孔基座(2)的插口端(7)与交流触片基座(1)上台面(5)间具有一间隙(8)的间距这样确定,即正好让MPS充电器充电器的底壳伸入其中,使位于MPS充电器壳体内的端子插入本实用新型的MPS充电器端子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0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接口装置
- 下一篇: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