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143.X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汤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亚平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人们为了使自行车携带方便,一般都是将自行车做成折叠式。然而,公知的折叠式自行车携带并不方便或者说其性能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折叠自行车前叉不能后折,或者说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重量较重,结构比较复杂,防震功能不强,携带仍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方法快速简单轻松,可实现前叉后折,避震防震,携带方便,可随意调节长短、高低,老少皆宜的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轮、后车轮、立管及折叠装置、固定前车轮的前叉及折叠装置,与立管相连的可折叠伸缩杆及快拆、可活动手柄杆及两端折叠装置,可折叠脚踏,插入式座垫伸缩杆及快拆和座垫、固定座垫伸缩杆的座管及其折叠装置、与后车轮轴及手柄杆连接的刹车装置,连接固定立管与座管并延伸至座管下端的可伸缩主管及快拆,其特征在于与立管相连的前主管可插入与座管相连的后主管中,这样车身可自由调整大小,主管可以为各种几何形状,但优先为矩形管,前主管中前端设有滑动槽,后主管前端钻有快拆孔,用快拆固定前后部分,在后主管的后部分焊接避震器固定座,前部分焊接五通轮轴,下叉装于轮轴内,并在下叉后部焊避震固定座,下叉焊沟爪,用于安装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链条将转轴系统上的齿盘与后车轮轴一侧的飞轮连接而成。
所述前叉折叠装置包括可以上下分离折叠的两部分,在前叉上端与下端连接处设有快拆螺杆通过上端孔固定的下端滑槽进行抽取式折叠,其中,快拆螺杆由垫片、定位销、螺帽、快拆手柄以及偏心螺丝组成。
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管避震器固定座与下叉避震固定座之间安装有螺旋型弹簧避震器。
所述前叉、立管、座管以及活动手柄杆两端均采用了该抽取式折叠装置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在前叉部分设有抽取式折叠装置,可实现前叉后折,折叠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很轻松地将它提上公交车或其它交通工具上或提到办公室。
第二、在后主管与后叉之间安装了避震器,增进了自行车的防震效果。
第三、前叉、立管、座管以及活动手柄杆两端均采用了抽取式折叠装置进行折叠,可随意调节长短、高低,成年人以及儿童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叉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柄杆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轮1、后车轮2、立管3及其折叠装置7a、固定前车轮的前叉4及折叠装置7b、与立管相连的可折叠伸缩杆5及快拆24、插入式活动手柄杆6及两端折叠装置7c,手把32处设有开槽33,通过手把焊接管上的定位孔34进行定位,本实施例的前叉部分4可以上下分离折叠,在上端4a与下端4b连接处设有快拆螺杆通过上端孔28固定的下端滑槽29进行折叠,其中,快拆螺杆由定位销31、快拆手柄25、偏心螺丝26、垫片27以及螺帽30组成,可折叠脚踏8、插入式座垫伸缩杆9及座垫10及快拆24、固定座垫伸缩杆的座管11及折叠装置7d、与手柄杆6连接的刹车装置12,连接并固定立管与座管并延伸至座管下端的可伸缩主管13及快拆24,与立管相连的前主管13a可插入与座管相连的后主管13b中,本实施例主管为空心矩形管,材料为铝合金管,前主管中前端设有滑动槽14,后主管前端钻有快拆孔15,用快拆24固定前后部分,在后主管的后部分焊接避震器固定座16,前部分焊接五通轮轴17,下叉18装于轮轴内,并在下叉后部焊有避震固定座19,避震器20装于二固定座之间,下叉焊沟爪,用于安装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链条21将转轴系统上的齿盘22与后车轮轴一侧的飞轮23连接而成。
该自行车可实现前叉后折,前轮直径为25cm,后轮直径为30cm,折叠后车长只有58cm,高只有42cm,厚度为15cm,重量只有6公斤。另外,这一自行车还安装有避震器,使之更具有安全性和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亚平,未经汤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热排放制冷器
- 下一篇:A环和C环多氧化取代的五环三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