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物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630.6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邦夫;黄彤宇;张林;铃木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5/00 | 分类号: | B09B5/00;B09B3/00;C05F9/02;C10L5/46;C10L5/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目前,有多种对垃圾、污泥等各种废弃物进行处理、进行再利用的装置。例如,在公开号为2003-47409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将食品残渣、木头、纸等加工成饲料或肥料的方法,通过将原料投入处理釜中,并导入水蒸气保持处理釜内的温度。处理釜内的压力为定值时,通过搅拌、干燥等处理,完成加工。其缺陷是,只适合对含水率低的原料进行处理,当原料的含水率很高时,难以热解,无法充分产生热解气体。
在公开号为2007-075659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燃料制造装置及燃料制造方法,将厨房垃圾投入到搅拌装置的处理容器内,之后注入高压水蒸气进行处理,并针对不同的废弃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其缺陷在于,在进行挤压脱水后,最后还需对排出的材料进行加热干燥或者风干。这需要附加的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使整个过程变得复杂,增加了投入的人力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燃料制造装置需要附加的干燥设备的缺陷,提供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在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无需附加的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废弃物以进行处理的反应釜、用于搅拌反应釜内的废弃物的搅拌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通的投入口和排出口、以及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反应釜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反应釜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蒸汽注入口和第二蒸汽注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与所述第一蒸汽注入口和第二蒸汽注入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在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排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一排气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一压力调节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的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气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排气管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二压力调节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搅拌装置、压力调节装置、以及水蒸气注入的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压力计和温度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设外壳,可在外壳与反应釜之间充入水蒸气,可以增强反应釜的加热与保温效果,对反应釜内反应完毕的物质直接进行干燥
2、由于这种一体化结构,省去了脱水和干燥的设备,同时省去了排水处理,只需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冷凝等处理即可;
3、传统技术中,经挤压后的水中带有固体微粒,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中不存在固液分离,从而节约了成本;
4、无水处理,固体完全留在反应釜内,产量高,排放少,尤其是处理工业废物、医疗废弃物时等危险废弃物时,减少了污物排放和物料的移动,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部且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的反应釜2,用于容纳各种废弃物以进行处理;搅拌装置3,用于搅拌反应釜2内的废弃物;水蒸气注入装置4,用于向外壳1和反应釜2内注入水蒸气;压力调节装置5,用于控制外壳1和反应釜2内的压力;以及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搅拌装置3、水蒸气注入装置4、以及压力调节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无针注射器
- 下一篇:小型水力气控消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