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安全辅助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634.4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智鸿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台湾省苗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安全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有关一种机车安全辅助架,尤指一种专供组装于机车,使机车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之辅助架。
背景技术
一般之机车当骑乘中遇红灯或停止时,骑乘者通常以双脚踏于地面,以保持车体的平衡,惟由于机车之车体极为笨重,对于力气较小的妇女或骑乘者,常因脚部较无法支撑车体重量,使得整部机车摇摇晃晃,不但本身相当危险,且可能造成对其他车辆的妨碍,形成骑车之安全疑虑,实也待有效改善。申请人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祈使机车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以提高行车安全。
技术内容
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机车安全辅助架,使机车于怠速或停止时,藉由辅助架而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
前述之机车安全辅助架,系包含一传动机构及一轮架,其中,该传动机构系设有一马达,于该马达之传动轴设以一偏心轴,该轮架系概呈ㄇ状,使其垂直段略为外张,并于该垂直段之底端设以转轮,俾将该传动机构及一轮架分别组装于机车底缘,并以一连杆连接于该偏心轴及轮架,且将该一传动机构之马达连接于一控制电路,俾当机车于正常行驶时,使该轮架向上收合,而当机车于怠速时,则藉由该控制电路侦测车速后,启动马达以推动轮架将转轮放下,使机车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
前述之机车安全辅助架,其中该传动机构系于马达上方设有一固定板,于该固定板设以对称之通孔,以供锁固于机车底缘。
前述之机车安全辅助架,其中该轮架系于其顶缘设有对称之突耳,以供枢接于一固定板所设之块体,使该固定板锁固于机车底缘,从而使该轮架藉由突耳为支点构成可转动状。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创作之立体图。
图2系本创作之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创作之组装平面图。
图4、图5系本创作之动作实施例图。
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为传动机构、11为马达、12为传动轴、13为偏心轴、14为固定板、141为通孔、2为轮架、21为垂直段、22为转轮、211为固定柱、23为突耳、24为固定板、241为通孔、25为块体、3为连杆、4为控制电路、5为机车。
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并配合图3,本创作系包含一传动机构1及一轮架2,其中,该传动机构1系设有一马达11,于该马达11之传动轴12设以一概呈水滴状之偏心轴13,该马达11的上方设有一固定板14,于该固定板14设以对称之通孔141,以供锁固于机车之底缘;
该轮架2系概呈ㄇ状,使其垂直段21略为外张,并于该垂直段21之适当位置设有一固定柱211,底端则设以转轮22,顶缘则设有对称之突耳23,以供枢接于一固定板24所设之块体25,并于该固定板24设以对称之通孔241,使该固定板24藉由通孔241锁固于机车底缘,从而使该轮架2藉由突耳23为支点构成可转动状;
一连杆3,系以两端分别连接于传动机构1之偏心轴13,以及轮架2垂直段21之固定柱211;
一控制电路4,系连接于该马达11及机车之码表,以供侦测机车之车速;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机车安全辅助架,俾将该传动机构1及一轮架2分别组装于机车底缘,俾当机车于正常行驶时,使该轮架2向上收合,而当机车于怠速时,则藉由该控制电路4侦测车速后,启动马达11以推动轮架2将转轮22放下,使机车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
请参阅图4,本创作于使用时,系将该传动机构1及一轮架2分别以固定板14及固定板23组装于机车5之底缘,于正常状态下当机车于行驶一般之速度时,该控制电路4侦测转速后使马达11正转,藉由连杆3的带动使该轮架2呈同方向转动向上收合,而不会影响正常行车。
请参阅图5,当机车5行驶中于怠速时,则藉由该控制电路4于侦测转速后,启动马达11使马达11正转,经由连推动轮架2杆3的带动使该轮架2呈同方向转动将转轮22放下于地面,如此,机车5除其前、后轮外,于两侧多了两转轮22以达到平衡作用,使机车5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
综上所述,本创作以传动机构及一轮架,配合控制电路使机车5于怠速或停止时更为平稳,进而使机车之骑乘更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智鸿,未经徐智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集成电器装置的空滤器
- 下一篇:移动警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