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114.5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58 | 分类号: | H01H19/58;H01H19/08;H01H19/10;H01H19/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业军 |
地址: | 52369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技术普遍采用模拟电路,电路上采用碳膜式电位器进行控制和调节。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起,传统碳膜式电位器已不适用数字电子路上。本实用新型编码器就是为替代传统电位器而配套研发,以便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数字电子技术的需求,旨在推出一种灵敏度高、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的编码器。它的旋转部分能输出两组有相位时差的脉冲信号,用于调节音量,频率等,顺时针转动作递增,逆时针转动作递减;它的中间为空心,可从此安装轻触开关,用于不同功能间的切换;它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一种B型编码器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本体、按压柄、转子、刷子、金属片、支架,还至少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由接触片引出的端子,即至少一个公共端子、至少三个识别端子;伸出本体之外的端子与相应的接触片整体成型或紧固连接后与本体注塑成型,刷子铆接或扣接于转子的下侧面并与嵌设注塑于本体的接触片触接以形成端子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
所述接触片为具有象限区分的金属环或具有象限区分的方齿状金属环。
所述刷子的各弹性金属片压制成具有向下的弧形并具有弯曲的端部,整体构接成耙状,刷子的横片上铆接扣子,与转子下侧面对应位置整体成型的凸苞相铆接或扣接。
所述转子为在其上侧面的中心部位具有圆筒状凸台的整体结构,圆筒状凸台的侧面具有一与圆筒上下轴线平行的轴接卡口;所述圆筒状凸台外周的转子的上侧面还具有转动定位结构。
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定位洞,定位弹簧位于定位洞中,定位珠与定位弹簧的上端触接;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相匹配的圆孔并围绕圆孔环形分布定位孔;转子的圆筒状凸台从下而上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支架的定位孔与定位珠触压,定位珠随同转子转动,从一个定位孔落入另一个定位孔而定位。
或者,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相匹配的圆孔,在圆孔外周的支架面板上沿圆孔的径向且与转子上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对称冲制至少两个定位弹片;转子的圆筒状凸台从下而上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支架面板上的定位弹片与转子上的定位槽相触压,定位槽随同转子转动,定位弹片从一个定位槽落入另一个定位槽而定位。
或者,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相匹配的圆孔;在圆孔外周的支架面板的下侧面且与转子上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宽型定位弹片;转子的圆筒状凸台从下而上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紧固于支架面板下侧面的宽型定位弹片与转子上的定位槽相触压,定位槽随同转子转动,宽型定位弹片从一个定位槽落入另一个定位槽而定位。
本实用新型本体上侧面中心的避空凹圈中还与本体整体成型一立柱及在所述立柱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台形榫孔。
筒状或盘状的按压柄的内侧壁具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卡口,其底部具有与本体上之台形榫孔对应的头部带钩的榫头,所述按压柄的榫头榫入本体上之台形榫孔,使按压柄与本体紧固,按压柄外周套以弹簧从下往上伸出转子之筒状凸台。
支架设置铆脚与本体铆接紧固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的进步之处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与外部转轴配套对接的编码器,本机构的按压柄通过榫接与本体紧固,按压柄外伸部分设有与外部构件例如固定轴芯的连接卡口,两者对按即可卡接,简便自如,将本编码器迅速地与外部构件紧固;在转子的筒状凸台设计有轴接卡口,外部件的转动轴(或轴套)通过该轴接卡口与本编码器的转子对接,连接简捷,结合牢固,若需分离也很方便;其二、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及端子与本体嵌设注塑成型为一体,结合牢固,有利增强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其三、为了切保本实用新型与外部件准确无误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本体上还设计了立柱及其向外的端面上的定位销孔,采用多重措施,万无一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与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同步齿形带驱动装置
- 下一篇:自润滑防偏磨光杆密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