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340.3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万禄 |
地址: | 523590广东省东莞市谢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结构 耐用 送纱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尤指一种安装于圆编机上的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
背景技术
涉及送纱轮的送纱技术是纺织业界共同关注的技术之一。与本申请有关的送纱轮安装在圆盘针织机上,用以输送纱线以利后续布料的制程。现有技术的送纱轮的结构包括上下轮盘及其间设置的比轮盘直径小的轮颈,上下轮盘与轮颈一般为整体成型的一体结构,上下轮盘及轮颈具有轴孔上下穿过,还包括在轮颈的外周外套橡胶或塑料的轮套。纱线缠绕在送纱轮的轮套的外周产生摩擦,正靠这种摩擦力的存在,得以输送纱线,因此,这种送纱轮可称摩擦送纱轮。
上述现有技术的送纱轮至少存在三点不足:
其一、橡胶或塑料的轮套易产生擦痕与变形:①橡胶或塑料的轮套不耐摩擦,容易产生擦痕,特别在开、停机时摩擦更大,使轮套表面变得不光滑而造成不良送纱现象,影响织品的质量;②橡胶或塑料的轮套在送纱中会与纱线中所加入的化学助剂长时间接触而引起变形;③橡胶或塑料的轮套因长期处在温度较高的环境易于在端缘起皱变形。
其二、因此,轮套需要经常更换,经常停机,耗材耗时,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影响产品质量,影响工作效率。
其三、由于送纱轮的颈部及外套的轮套具有一定的上下距离,对纱线的限位与定位稳定性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纱线容易在轮套上上下滑动,导致走线的稳定性欠佳。
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是因送纱轮设计中存在轮套这一结构所造成的。业内有志之士提出过不少改进方案,试图有所进步,但成效不大,因为在其改进方案中,一直没有跳出设置轮套结构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从改进送纱轮的结构入手,不再设置轮套,提供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长期耐用,不需更换部件,走线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其结构中包括上轮盘、下轮盘,上、下轮盘的圆心部位具有轴孔,上、下轮盘平行设置,轴孔上、下对位;还包括在上轮盘、下轮盘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杆。
所述纱线支撑杆总体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状,其中的一条水平直角边或其上的两个端点顺着上轮盘或下轮盘的径向与上轮盘的下侧面或下轮盘的上侧面安装紧固;另一条竖直直角边或其上的两个端点与上轮盘的下侧面靠内缘及下轮盘的上侧面靠内缘安装紧固;各纱线支撑杆的型体、结构、尺寸相同;包括全部纱线支撑杆的一半数量的纱线支撑杆的水平直角边或其上的两个端点安装紧固在下轮盘的上侧面,并以下轮盘的圆心为对称中心等间距放射状排列成环形;另一半数量的纱线支撑杆的水平直角边或其上的两个端点安装紧固在上轮盘的下侧面,并以上轮盘的圆心为对称中心等间距放射状排列成环形;水平直角边安装紧固在下轮盘上侧面的纱线支撑杆与水平直角边安装紧固在上轮盘下侧面的纱线支撑杆交叉相间设置。
所谓纱线支撑杆的总体轮廓呈直角三角形,意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几何体,除了斜边之外,水平直角边、竖直直角边或者真实存在,或者是虚拟的,或者借用其它的形体。
从上述纱线支撑杆的结构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送纱轮支撑、定位、缠绕纱线的实际上是支撑杆的斜边。由于水平直角边安装紧固在下轮盘上侧面的纱线支撑杆的斜边朝下伸出下轮盘的外缘,水平直角边安装紧固在上轮盘下侧面的纱线支撑杆的斜边朝上伸出上轮盘的外缘,加之交叉相间设置,因此,相邻斜边立体交叉,存在一个立体的视觉交叉点,纱线被支撑、定位、缠绕于立体的视觉交叉点。虽然这个立体的视觉交叉点不像平面交叉点那样真实的存在,但是可以这样设定,以便阐述。对于整个支撑杆结构,支撑、定位、缠绕的立体视觉交叉点构成一个正多边形的非圆结构,纱线被支撑、定位、缠绕于这个正多边形(如下述实施例图9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将这个正多边形的边展开,实际上是一条折线(如下述实施例图10所示),而且在三维空间转折,纱线在纱线支撑杆上每转一个角度,就增加一个点的摩擦力,因而转动中整体上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以至使纱线与送纱轮间有足够的摩擦力来防止两者间的滑动,进而达到以稳定的速度及张力将纱线输送到圆盘针织机内织成高品质的布品。
所述上、下轮盘上具有纱线支撑杆安装结构。
按照下述实施例,所述上、下轮盘上的纱线支撑杆安装结构为设置在上轮盘下侧面、下轮盘上侧面的纱线支撑杆安装孔。
所述纱线支撑杆具有与上、下轮盘上的纱线支撑杆安装结构相匹配的纱线支撑杆安装结构。
按照下述实施例,所述纱线支撑杆具有的纱线支撑杆安装结构为与上、下轮盘上的纱线支撑杆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脚柱,所述安装脚柱与纱线支撑杆整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