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声波检查的辅助手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017.8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鄂占森;赵新宇;刘静华;陈金华;胡卫东;范义;刘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声波 检查 辅助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波检查的辅助手套,它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声波检查的辅助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超声检查手及手腕的疾病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高频超声线阵探头在手及手腕表面涂以超声耦合剂后,直接进行扫查。另外也有在手及手腕上方放置水囊后,在水囊表面涂以耦合剂后进行扫查的方法。上述的直接扫查的方法,由于手掌、手背、手指表面的凹凸不平,使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后超声图像出现连续性中断,图像的缺失或伪像。上述第二种方式放置水囊后,由于扫查的方法的限制,使得对手指间隙、手指两侧、手掌、手背两侧的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的扫查难以连贯的进行,从而导致受检部位超声图像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得超声波检查获得连贯完整检查图像的用于超声波检查的辅助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超声波检查的辅助手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手套和内层手套,在所述的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之间设置有超声导体的流体介质。
所述的外层手套和内层手套的入口处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弹性圈,外层手套的弹性圈和内层手套弹性圈之间设置有连接封闭膜。
所述的封闭膜为弹性胶膜
所述的弹性圈为细弹性塑胶圈。
所述弹性圈位于手套腕关节位置的上方4~6厘米处。
所述的超声导体的流体介质为透明胶体。
所述的外层手套和内层手套之间的空间间距为0.5~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使得高频超声线阵探头在检查手部疾病时克服了因直接扫查接触面的不光滑性导致图像的缺失、伪像以及经水囊检查法导致的超声图像的不连贯性及缺失。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手及手腕上有良好而严密的附着,并具有光滑的表面,使得与高频线阵探头间有良好的接触,从而使超声图像能够完整而连贯的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层手套1和内层手套2,所述的外层手套1和内层手套2为现有的医用橡胶手套,这种医用橡胶手套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所述的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之间设置有超声导体的流体介质4,所述的超声导体的流体介质可以选择使用具有良好的超导效果的透明胶体。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附着力更好,在所述的外层手套1和内层手套2的入口处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弹性圈11、21,所述弹性圈11、21位于手套腕关节位置的上方4~6厘米处,这样方便检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圈11、21选择使用细弹性塑胶圈。外层手套的弹性圈11和内层手套弹性圈21之间设置有连接封闭膜3,所述的封闭膜3为弹性胶膜,这样可以保证两层手套之间的间距和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两层手套之间的空间间距有一定的要求,所述的外层手套1和内层手套2之间的空间间距可以为0.5~1.5厘米,本实施例中,采用1厘米厚度的空间间距,因此其中的超声导体的透明胶体的厚度也就是1厘米,这样的厚度可以实现检查图像的连贯显示,保证了检查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未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