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019.7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袁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钊 |
地址: | 518103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路 设置 阻尼 微型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扬声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微型扬声器/受话器,是在支架上开孔让振膜后面的空气流通,以保证振膜振动不受后腔空气压力的影响以得到足够低的谐振频率。为减小谐振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振幅大、失真大,在开孔上增加阻尼材料以控制谐振。但这种方式的开孔是分散的,用在直径15mm(特别是10mm)以下产品上时,由于材料尺寸小,生产不易控制,产品一致性差。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磁路中心为封闭状态,其中,支架1上设置有通孔,下夹板8、位于所述下夹板8上的环形磁体9、位于所述环形磁体9上的环形导磁上夹板5形成磁路,音圈4设置在磁路形成的磁隙中,支架1内在磁路的上部悬空设置有膜片2,所述音圈4与所述膜片2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磁路,悬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膜片、与所述膜片相连的音圈、阻尼器,其中,所述磁路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音圈位于由所述磁路形成的磁隙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中,所述磁路是外磁型,所述磁路包括:具有一个中空圆柱形孔部的T形下夹板、位于所述下夹板上的环形磁体、位于所述环形磁体上的环形导磁上夹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中,所述磁路是内磁形,所述磁路包括:环形磁体、位于所述环形磁体上的环形导磁上夹板。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外部的背面或者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所述通孔的端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可以同样达到控制谐振的目的,而且生产工艺比在支架上加阻尼材料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磁路为外磁型,图3、4为图2在相应剖切处的剖视图。在该微型扬声器中,在支架1内设置有磁路,磁路的上部悬置有膜片2、与膜片2连接有音圈4、音圈4插入由磁路形成的磁隙中。本实施例中的外磁型磁路包括:具有一个中空圆柱形孔部10的T形下夹板8、位于下夹板8上的环形磁体9、位于环形磁体9上的环形导磁上夹板5。
本实施例中,将所有开孔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尺寸比较大的、单一的孔。从而解决因开孔小且分散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对于外磁式的结构,在中心柱(也叫T-铁)中心开孔10,然后再在加开孔上增加阻尼器7,同时去掉原本开在支架上的孔以及其它任何可能漏气的孔。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磁路上设置阻尼的微型扬声器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磁路为内磁式结构,对于内磁式结构则在华司、磁铁、磁碗中心均开孔(必要时还可在中心加铆钉又方便组合磁路),在保证除中心孔10外其它地方均无漏气的情况下,再在中心开孔10上增加阻尼器7。在本实施例中,内磁形磁路包括:环形磁体9、位于环形磁体9上的环形导磁上夹板5。在该磁路中可以进一步使用铆钉3将环形磁体9和上夹板5固定。
阻尼器7的设置位置可以是所述实施例中设置在支架1的外部的背面。也可以设置在支架1内部的通孔的端部或者中间。无论贴在何处,只要能达到增加开孔阻尼的目的就可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