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电视CA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045.X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7/16;H04N7/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ca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在同一种系统中兼容有CA和无CA需求的数字电视CA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迅速,其中CA(条件接收)是数字电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数字电视应用中,有两种不同的需求,一种为只收看未经加扰的透明节目,这种需求不需要设计CA系统,只需要把接收到的信号的透明TS通过MPEG-2解码器解出就行,这样可节省成本;另一种需求是可收看经过加扰的节目,这种需求需要设计CA系统,即需要增加解扰电路。
现有市场上的数字电视,特别是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中,有许多带CA或者不带CA的产品,这两种产品目前一般为相互独立的设计。即数字电视的带CA的设计和不带CA的设计是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如图1所示,是不带CA系统的信号流程设计框图。图1中,高频头(高频调谐)电路接收高频信号后将其调谐成中频信号,并传送至解调器,解调器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成TS流(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然后将该TS流直接传送至解码器,由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器将其中未加扰的TS流(即透明TS流)解码后再传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加扰的TS流则不能被处理。如图2所示,是带CA系统的信号流程设计框图。图2中,高频头电路接收高频信号后将其调谐成中频信号,并传送至解调器,解调器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TS流,该TS流可能是加扰的TS流,也可能是透明TS流,透明TS流经解扰驱动器(下称解扰器)中的环通器输出至MPEG-2解码器,加扰TS流必须经过解扰器进行解扰后,才能将解扰后的TS流传送至解码器,由解码器进行解码后再传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可见,带CA的设计需要设计解扰电路,不带CA的设计则不需要将解扰器设计进电路里。这种设计的缺点就是对不同需求的产品需要用两套电路系统去设计,在生产上两种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两个不同的PCB(印制电路板),给物料管理和生产的标准化带来不便。
虽然带CA的系统同样可以接收未经加扰的透明节目,但是如果产品完全不需要CA功能时,以带CA的系统设计去满足完全不需要CA的需求无疑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生产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可在同一系统中兼容有CA和无CA需求的数字电视CA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数字电视CA系统,其中包括:用于接收信号的高频头电路,与所述高频头电路相连、用于对经所述高频头电路调谐出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器,与所述解调器相连、用于对所述解调器解调出的TS流进行传送的TS接口,以及与所述TS接口相连、用于接收所述TS流并对其进行解码的解码器;当系统需要CA时,在所述解调器和所述TS接口之间安装有解扰器,用于对所述TS流进行解扰并通过所述TS接口将解扰后的TS流传送至所述解码器;当系统不需要CA时,在所述解调器和所述TS接口之间安装有TS流切换开关,解扰器不装,用于将所述TS流直接传送至所述解码器,可以节省解扰器成本。而兼容设计的PCB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字电视CA系统中,所述解码器为MPEG-2解码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字电视CA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解码器相连,用于显示解码信号的显示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电视CA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已有带CA的数字电视系统中增加TS流切换开关电路,实现将透明TS流直接输入到MPEG2解码器里,在一个系统里就可以兼容带CA和不带CA这两种设计,实际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是否安装。并且这种系统的切换方法简单,方便产品调试,生产和维护,并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不带CA系统的信号流程设计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带CA系统的信号流程设计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信号流程设计框图;
图4a-4d是本实用新型TS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