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防伪拓印贴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105.8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迅 |
主分类号: | B41M5/165 | 分类号: | B41M5/1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锁林 |
地址: | 518101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防伪 拓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设备号码字符拓印用品,具体是一种机动车防伪拓印贴,用于拓印车辆发动机、车架号码,以便存档长期保存。
背景技术
通常拓取车辆发动机、车架等设备号码时,大都采用白纸贴附铅笔涂擦的方法,其操作不便,字迹模糊,不易辨认,易被擦花难于保存。
专利号为97225713.6的实用新型公开的拓印贴,其包括分置的油色带和透明胶贴,结构较复杂,使用不便。专利号为00239302.6的实用新型公开的拓印贴,采用无碳自载纸,其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无色染料和显影剂发生化学反映而显现颜色,拓印效果比较好,可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使用,但无防伪设计,容易仿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拓印产品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动车防伪拓印贴,它具有多种防伪设计,拓印的字迹清晰,能够长期保存。
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防伪拓印贴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拓印纸,拓印纸上面设透明保护膜,拓印纸下面通过不干胶层粘贴一层保护基层,拓印纸上面相应区域设置有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透明保护膜通过粘合剂粘贴于拓印纸、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上表面。
其中,拓印纸包括一层纸,在该纸的上表面涂布压感无碳微胶囊涂料层。所述的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可采用荧光防伪油墨等印刷而成。
在上述透明保护膜上面还可以粘贴激光防伪标贴,保护基层下表面可设置生产厂商或使用机构的名称和标志图案涂层,以直观识别产品的来源、真伪,增加防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防伪拓印贴,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紫外线防伪、激光防伪、商标防伪、生产厂商或使用者标志图案防伪识别涂层等多种防伪设计,增加了仿制难度和成本,可有效抑制仿制品的出现,拓印的字迹或标记清晰,拓印品能够长期保存,其广泛适应于车辆发动机、车架等设备号码或标记的快速拓取,也可用于碑文等的文字和图案的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断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其实施例2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实施例1的机动车防伪拓印贴包括拓印纸3,拓印纸3上面设透明保护膜1,拓印纸3下面通过不干胶层4粘贴一层保护基层5,拓印纸3上面相应区域设置有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2,透明保护膜1通过粘合剂层2’粘贴于拓印纸3、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2上表面。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2采用荧光防伪油墨等印刷而成,采用传统的紫外线识别装置可方便识别产品的来源、真伪。透明保护膜1可采用抗静电薄膜等。
其中,拓印纸3包括一层纸,在该纸的上表面涂布压感无碳微胶囊涂料层。其中,微胶囊的粒度以40-50μm为佳,在刮压工具的压力的作用下,含有无色染料的微胶囊破裂,无色染料和显影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显现颜色。
所述保护基层5可采用纸或者塑料膜等。在上述实施例1中保护基层5是光面格拉辛纸。保护基层5下表面设置生产厂商或使用机构的名称和标志图案涂层,以直观识别产品的来源、真伪,增加防伪效果。
如图3所示,实施例2机动车防伪拓印贴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防伪标贴6。实施例2包括拓印纸和透明保护膜1,拓印纸下面通过不干胶层粘贴一层保护基层,拓印纸上面相应区域设置有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透明保护膜1通过粘合剂层粘贴于拓印纸、紫外线防伪序号条码及商标涂层上表面,在透明保护膜1上面粘贴激光防伪标贴6,采用传统的激光识别装置可方便识别产品的来源、真伪。该激光防伪标贴6可呈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为了适应不同设备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拓印贴可以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系列产品,如,长方形,长圆形,圆弧角长条形等。实际生产时,可由多枚拓印贴排列在一张基层纸上制成联片的形式,便于储存、销售及使用。
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防伪拓印贴拓取设备号码时,首先撕掉其保护基层,将拓印贴粘贴于设备欲拓印号码或标记部上面,如车辆发动机、车架号码或别的设备标记处等,再均匀刮抚保护膜,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其中的含有无色染料的微胶囊破裂,无色染料和显影剂发生化学反应显现出设备的号码或标记,然后将其取下粘贴于纸上,以便长期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迅,未经陈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内再生沼气净化器与压力表装置
- 下一篇:不沉的肥皂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