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接触端子改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0720121523.7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鸿;蒋武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接触 端子 改良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电池连接器接触端子改良结构,尤其是指通过增加一树脂本体于端子基部,使端子于接触时能有适度的抵挡作用,以增强端子弹性从而稳固端子与电池的弹性接触的端子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电话、个人数子秘书(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以及笔记本计算机等产品,在这些电子产品中,电池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有储存电力的供给,才可使上述产品发挥作用,而电池与电路板之间必须藉由一电池连接器的联接传输,才可实现电性连接,进而达到电力导通传达的目的。
为了适应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功能,除了电池本身的设计必须积极地增加续航力(Extend battery life,EBL)外,另一个消极的办法就是通过定时的补充电池电力;但因电池的容量有限,必须经常替换备用电池,因此,电池连接器的接触频率相当平凡,因电池连接器中的接触端子都是采用弹性接触的方式与电池的电极接触,在一定的使用寿命,配合存有公差规格的电池,接触端子将受到较大强度的抵顶,将加快弹性疲乏,造成接触不良而减短连接器与产品的使用寿命。
习知的电池连接器端子设计通常是如图1所示,接触端子包括一作为固定本体的基部11、一由基部11的前端延伸成的焊接部12及一由基部11后端弯折延伸成的弹性接触臂19所构成;其中,该弹性接触臂19包括了弧形部13、第一弯折部14、第二弯折部15、压靠部16及接触部17;当电池与电池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17相接触时,弹性接触臂19受力后产生下压运动,先使整个接触部17下移,进而带动压靠部16在传导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在没有抵触部释放反方向抵触力的情况下,端子的压靠部16碰触到基部11后,受到弧形部13的带动,会进一步向前滑行,造成接触端子的压缩过度。基此,习知的电池连接器时常发生的问题是:当电池与接触端子间的作用力绝大部分由他接触端子的弹性接触臂19承担,若是因电池规格而产生过大的作用力下,在使用多次或经常保持接触的状况下,接触端子会产生硬力集中而造成弹性疲乏,导致永久变形,将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既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特研发出一种电池连接器接触端子改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接触端子改良结构,于接触端子的基部装设一树脂本体,利用树脂本体上的抵触部与接触端子的弹性接触臂端部的一弹性压靠部相接触并产生反方向的抵触力,从而增强接触端子的弹性以加强端子与电池弹性接触,并阻止接触端子的弹性压靠部进一步向前滑行。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接触端子改良结构,系在于接触端子的基部加设一树脂本体,于该树脂本体上设置凹入的抵触凹部,使该接触端子在受力的情况下,该抵触部与接触端子的弹性接触臂端部的压靠部相接触并产生抵触力,并藉由压靠部的侧壁所产生的阻挡作用,阻止接触端子的压靠部进一步向前滑行,使接触端子因作用力所产生的变形量由弹性接触臂自行吸收,从而增强接触端子的弹性来加强端子与电池弹性接触,防止接触端子在使用多次或经常保持接触的状况下,其弯折形状因着应力集中而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藉由树脂本体的设置使得接触端子在受压时的变形量可以控制,并使接触端子产生一反作用力施与电池,以确保接触端子受抵压时的位移行变接控制在容许值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电池连结器端子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触端子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树脂本体立体图。
3-接触端子,31-基部,32-焊接部,33-弧形部,34-第一弯折部,35-第二弯折部,36-压靠部,37-接触部,39-弹性接触臂,2-树脂本体,21-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导线自动夹
- 下一篇:基于无线射频的白蚁危害电子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