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576.9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盈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盈庭 |
主分类号: | B01D24/16 | 分类号: | B01D24/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2371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适用于陆基高密度养渔业的水处理过滤器,尤其是一种具备悬浮物截留及清洗功能的多功能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陆基高密度水产养殖场,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截留水中悬浮物;去除有机炭及氨氮和可清洗。目前,一般采用网式过滤器截留水中悬浮物,去除有机炭及氨氮则采用转盘式生物过滤器或洒水式生物过滤器或流体砂生物过滤器或可澎胀式生物滤床。上述设备均不能同时满足截留水中悬浮物、去除有机炭、去除氨氮和可清洗要求。为满足陆基高密度水产养殖场之水处理需要,通常需同时购置各种功能水处理设备,这无异会导致投资增加、机房面积增大,而且增加耗能、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备悬浮物截留、可清洗、去除有机炭及氨氮污染物的多功能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过滤器,包括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主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主体罐底部和项部;主体罐中部设有的分隔网将其内腔下部分隔为低过滤区、上部分隔为高过滤区;所述高过滤区和低过滤区均设置有用作过滤的细小多孔填料;所述低过滤区和高过滤区分别设有搅拌器;所述高过滤区和低过滤区之主体罐内壁均设有挠流板。
所述多孔填料是多孔海棉柱体填料。
所述主体罐底部设有可防止低过滤区内置细小多孔填料沉底堵塞进水管的分隔网。
所述主体罐项部设有可防止高过滤区内置细小多孔填料经出水管排出的分隔网。
所述主罐体下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污管。
所述进水管插入主体罐内中心,进水管出水口设置有布水管。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过滤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压强迫使被处理水从主体罐的底部由下而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首先与低过滤区的细小多孔填料接触,将水中较大的粒颗机械截留,水中溶解的有机炭与较小粒颗被多孔填料上之生物膜吸附。然后与高过滤区的细小多孔填料接触,将水中的污染物以溶解的氨氮粘附在多孔填料上,并将微生物吸附在细小多孔填料上,上述过程将被处理水中的悬浮物截留、可清洗、去除有机炭及氨氮污染物等不同污染物,最终获得的凈化水。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过滤器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简单。它能同时满足处理悬浮物截留、可清洗、去除有机炭及氨氮污染物等不同污染物不同周期之清洗要求。本多功能过滤器可以手控或利用编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见,多功能过滤器有一主体罐1,主体罐1内自下而上用分隔网13、14、15将其内腔分隔为进水区9、低过滤区10、高过滤区11、出水区12;所述低过滤区10和高过滤区11分别设有搅拌器19、24;所述高过滤区11和低过滤区10之主体罐1内壁均设有挠流板22、27;所述高过滤区11和低过滤区10均布设有细小的多孔海棉柱体填料28、29;所述出水管8设置在出水区12之主体罐1上;所述进水管4从主体罐1底部插入至罐内进水区9中心,进水管4设有控制阀5,进水管4出水口设置有布水管16,布水管16均布有布水孔17;所述进水区9下部之主体罐1上设有排污管6,排污管6配设有排污阀7。
所述搅拌器19由马达3和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叶轮18构成,马达3安装在主体罐1的外低部,叶轮18通过轴套20、21安装在主体罐1内的低过滤区10。
所述搅拌器24由马达2和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叶轮23构成,马达2安装在主体罐1的外项部,叶轮23通过轴套25、26安装在主体罐1内的高过滤区11。
所述低过滤区10布设的细小多孔海棉柱体填料28数量需根据待处理水之有机炭浓度而设定,高过滤区11布设的细小多孔海棉柱体体填料29数量应根据待处理水之氨氮浓度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盈庭,未经李盈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存储及现场总线通信并用的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补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