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工业控制的手持终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618.9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禄;黄长生;林小诚;李太伟;李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Q7/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姝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业 控制 手持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通信技术,主要是指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的手持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领域内,无线手持终端以其独特的灵活性深受欢迎。
无线手持终端采用的是802.1x无线网络协议,由于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性——数据伴随着无线信号在空气中自由传播,而不是像有线局域网那样借助物理线缆,因此无法对传输媒介的控制进行把握,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就存在着很大隐患。
目前加强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的措施,多采用WEP、WAP等技术。这些应用于普通无线局域网中的通用加密技术,会受到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依然存在着隐患。而工业控制领域内的无线局域网,其传输的信息包括控制信令,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受到干扰或者破坏,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的手持终端系统,通过基于工业控制用无线手持终端,使用独有的加、解密算法,实现了信息接收方身份和信息发送源身的验证,较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系统包括发送终端设备、中继站、接收终端设备,其中发送终端设备经网络和中继站接接收终端设备。
该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发送和终端设备包括PDA或智能手机。
所述网络包括局域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系统是专为工业控制领域内的手持无线终端信息安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本技术实现了真正的工业级无线局域网信息安全机制,使得工业控制信息在工业无线局域网内能安全地传送,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工业控制信息在无线传输过程中被干扰、恶意篡改或者删减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失真,从而有效地避免由此引起的事故及损失。
而以往的普通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则无法达到工业级安全标准,工业控制信息在其中的传送更容易遭受到干扰、截获、篡改等破坏,从而埋下了由此引起事故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加密信息发送和接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发送终端设备、中继站、接收终端设备,其中发送终端设备经网络和中继站接接收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发送和终端设备包括PDA或智能手机,所述网络包括局域网。
工作原理:发送终端包括加密发送数据、接收端身份验证、数据接收完整性验证;接收终端包括解密接收的发送数据、发送端身份验证、数据一致性效验、接收完整性验证。
1.提出整体解决工业控制领域内无线局域网的信息安全;
2.实现了独有的加、解密算法,在工业控制信息发送端进行多因子加密,并在信息接受终端进行相应解密;
3.本方案实现了工业控制信息接收方身份验证,只发送给真正的接收终端;
4.本方案实现了工业控制信息发送源身份的验证,确保只接收真实信源发送的工业控制信息
5.本方案实现了发送的工业控制信息与接收的工业控制信息完全一致的校验;
6.本方案实现了工业控制信息在发送、接收中保持完整性的控制机制。
实施方式
1.编写工业控制无线手持终端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2.完成多因子加、解密算法设计、实现;
3.完成接收方身份验证机制的设计、实现;
4.完成发送方身份验证机制的设计、实现;
5.完成发送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完全一致性的校验方式的设计、实现;
6.完成保证接收的信息绝对完整性的机制的设计、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