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脊柱内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028.8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林晓生;李振宇;李锋;闫洪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扬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雄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脊柱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性脊柱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腰段创伤、肿瘤、侧凸或畸形等疾病,主要是通过脊柱前路侧弯矫形、固定手术来进行治疗,所采用的内固定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分别安装在椎弓螺钉上的两根连接棒,分别穿孔安装在该螺钉上;两根连接棒之间通过横连杆联接固定,椎弓螺钉的头部为设有U字型开口且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柱头,该U字型开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锥形的压紧组合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的U字型开口中并将连接棒压紧。这样结构的脊柱内固定器为钉棒结构,虽能适应多节段内固定手术的需要,但由于现有技术的脊柱内固定器不利于脊椎的活动和手术后的恢复,容易产生应力遮挡。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手术操作方便、固定效果稳定,有效避免应力遮挡的弹性脊柱内固定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椎弓根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安装一起的两根连接棒,以及两根连接棒之间的横向连接杆,椎弓根螺钉的头部为设有U字型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的U字型开口下面螺钉头部与螺钉杆之间设置一刚性弹力段并形成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刚性弹力段还可以由弹簧构成。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U字型开口下面螺钉头部设置穿套连接杆的孔。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U字型开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并有外螺纹。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U字型开口下面螺钉头部设置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一将棒压紧的组合锁紧螺母。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头部与螺钉杆部通过万向节活动连接。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头部与螺钉杆部连接一体,并与椎弓根螺钉的U字型开口形成分体连接。所述的椎弓根螺钉U字型开口底部有一中心孔,连接一体的螺钉头部与螺钉杆部套装所述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在提高植入螺钉的耐久性外还给予固定脊柱段以小范围运动空间,从而使得植入患者早日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弹性椎弓根螺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脊柱内固定器是由横向连接钩1,横向连接杆2,弹性椎弓根螺钉3,连接棒4,组合锁紧螺母5构成。弹性椎弓根螺钉3如图2所示,在其顶部加工有U字型开口301,U字型开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并有外螺纹。U字型开口下面是螺钉头部302,其设置内螺纹,并连接一个压紧连接棒的组合锁紧螺母以构成万向节。螺钉头部302与螺钉杆305之间设置一刚性弹力段304形成一体连接。通过其U字型开口底部有一中心孔303,连接一体的螺钉头部302与螺钉杆部305套装所述中心孔303内。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脊柱内固定器由两根平行的连接棒4构成,两根连接棒4由一横向连接杆2连接,横向连接杆通过横向连接钩1紧固与连接棒4上。连接棒4上分段设有弹性椎弓根螺钉3,连接棒4嵌于弹性椎弓根螺钉3的U字型开口底部,其U字型开口上端通过组合锁紧螺母5由压紧块与螺母组合成一体,压紧块底部成圆弧型并带网纹,以实现与连接棒最大程度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扬,未经陈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