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534.7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才英 |
主分类号: | A46B13/02 | 分类号: | A46B13/02;A46B17/00;A46B7/08;A46B11/00;A46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清洗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在对特定部位进行清洗的时候不会污染到其他部分,进而避免在人们清洗物品表面的时候出现二次污染的电动清洗装置,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清洁对于现如今的人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居家生活以及生产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工作,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的环境不断改善,现在人们往往居住工作在比较清洁的环境中,而保持周围环境清洁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要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的间隙实施各种各样的清洁工作,以达到保持周遍环境清洁的目的。
又,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用具方便性要求的不断提升,众多的能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以及方便的方法大量涌现,而其中尤以清洁类用具以及清洁的方法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人们在日常生产或者生活的环境中必然要用到一些生产生活用具,比如沙发、服装等用具,而这些用具在使用一段之后,其表面必然会被污物或者灰尘所污染,如不即时清洗必然对这些用具的外部美观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情况,人们在日常生产或者生活的过程中必然要对一些生产或者生活用具进行清洗,而传统的清洗方式都是依靠人们利用人工进行手工清洗,而在人们进行手工清洗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先将被污染的位置用水浸湿,之后辅助一些清洁剂,并借助人工利用刷子或者其他清洗用具,于被污染的位置进行反复摩擦,同时借助一些清水的作用,将被污染的位置清洗干净。
而按照传统的如上所述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的时候,由于其具体的清洁方式是首先将被需要清洁的部位用清洗液或者清水浸泡打湿,而后借助人工或者辅助一些其他的清洁装置于被需要清洁的位置上进行反复的摩擦或者涂饰,以达到将被需要清洁的位置上的污物清除掉的目的,但在此过程中,往往由于被需要清洁的位置与本身不需要清洁部分之间的空间上的位置连接关系,当清洁人员于被需要清洁的位置上进行清洗工作并使用清洗液或清水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虽然将被需要清洁的位置上的污物清洗掉,但由于清洗位置不特定的原因,而出现对其他本身不需要清洁部分进行污染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清洁方法的主要缺点之一。
进一步,按照如上的清洗方式进行清洗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辅助大量的清洁装置,同时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便是这样,由于清洗方法的不恰当往往出现,当清洗工作完成之后,其被清洗的部位仍然不清洁的情况,而出现清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清洁方法的又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缺点,经过苦心研究,多年实践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电动清洗装置得以诞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清洗装置,且籍由其独特的清洗方式达到提供一种清洁方式简单,清洗效果好,不会出现被清洗部位二次污染的电动清洗装置,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清洗装置,且籍由其独特的清洗方式达到提供一种清洁效率高,需要人力少,同时清洗效果好的电动清洗装置,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清洗装置其包括一滑套,该滑套是与该电动清洗装置形成套接关系,且该滑套可于该电动清洗装置上滑移动;
一旋动刷具,该旋动刷具是设置与该电动清洗装置中的;
一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是设置于该电动清洗装置的一端的,且该动力单元是与该旋动刷具形成动力连接关系;
一清洗液注入口,该清洗液注入口是相对于该旋动刷具而设置于该电动清洗装置中的,供该清洗液或者清洗水注入到与该旋动刷具相对应的该被需要清洁部分的表面上,并利用流体浮力原理将该被需要清洁部分上积累的微小粒子在该旋动刷具旋动的作用力下被浮力浮起,
与此同时,该电动清洗装置作动的时候,该滑套可滑移出该电动清洗装置的端部一定距离,籍以封盖住该被需要清洁部分,同时该滑套也可抵贴于该被需要清洁部分的表面上,使清洁过程中该旋动刷具离心甩出的流体无法四处飞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才英,未经陈才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