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件辅助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2605.3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晔;徐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夹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零件点云扫描时的辅助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制造上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的工程概念是:通过对已有产品模型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来获取产品模型的表面轮廓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三维数学模型,用于产品的重新设计及数控加工以及结构分析。逆向工程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电器及模具、玩具、医学、制鞋等各行各业,其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零件的设计,主要用于产品的改型或仿型设计;②已有零件的复制,再现原产品的设计意图,进行数据管理和存档;③从已有产品零件直接快速生成模型, 用于快速成型或模具设计;④数字化模型的检测,变形分析、有限元分析等,以及进行与原设计模型的比较;⑤损坏或磨损零件的还原和修复。
由于最终形成的三维数学模型是根据扫描获取的产品模型的表面轮廓的点云数据整理而得,因而点云数据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三维数学模型与实物之间的接近程度。目前,在扫描零件点云时,一般将其放在地上或倚在墙壁、桌子的边缘,零件放置不稳,容易发生倾倒或倾斜,不能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式放置,给扫描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零件容易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形,导致扫描的点云准确度降低,从而导致根据点云所作的三维数学模型与实物之间产生较大误差。由于零件大小不同,扫描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放置位置,因而需要多次移动扫描工具。扫描工具是非常精密的仪器,每移动一次都需要调整其参数,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扫描工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辅助装夹工具,该装夹工具不仅可以辅助零件点云扫描时的装夹,而且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可以进行各类零件的装夹,而不受零件形状变化的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零件辅助装夹装置,包括用来支撑所夹持物体的支撑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立杆和夹持横杆,所述夹持立杆与夹持横杆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夹持立杆与夹持横杆之间设有带有弧形孔道的第一回转装置,所述第一回转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夹持立杆上,所述弧形孔道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夹持横杆上的第一回转轴,所述夹持横杆的自由端设有夹持块。
所述夹持横杆包括第一夹持横杆和第二夹持横杆,所述第二夹持横杆通过第三旋转轴与第一夹持横杆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块(18)固定在第二夹持横杆(14)的自由端。
第一夹持横杆与第二夹持横杆之间设有带有弧形孔道的第三回转装置,所述第三回转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横杆上,所述弧形孔道内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横杆上的第三回转轴。
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夹持立杆通过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两侧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上设有防止夹持物体滑动的防滑块。
所述支撑腿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的防滑块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夹持立杆之间设有带有弧形孔道的第二回转装置,所述第二回转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弧形孔道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夹持立杆上的第二回转轴。
本实用新型零件辅助装夹工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夹持部和支撑部之间设有旋转轴、夹持装置,可以根据零件的体积大小进行调整;在扫描的过程中,零件不会发生倾倒或倾斜,而且不会发生变形,提高了扫描点云的准确度,从而减小了根据点云所作的三维数学模型与实物之间的误差。
b本实用新型的零件辅助装夹工具和扫描工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因而扫描工具不需要根据零件放置位置的不同而移动,减少了扫描工具参数调整的次数,对扫描工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c、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件连接而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抽空管堵塞物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张物料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