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240.6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席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2 | 分类号: | H01R13/64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防错装 接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
二、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接触件类型众多,但很多接触件都不具备防错装功能。在组装连接器时若装错接触件,轻则影响连接线路的电连接性能,重则给电路系统带来极大隐患。
通常防错装结构有图1和图2所示的两类:单边切扁接触件和双边对称切扁接触件。图1所示的单边切扁接触件可以防错装、防旋转,接触件机械加工需要单边切除材料,由于冲压受力是单方向的,冲压出的零件合格率低且限制了接触件的小型化,用铣床或者车床加工效率不高;图1中I型接触件切扁部位会影响接触件载流量,使接触件载流量变小。图2所示为双边对称切扁接触件,接触件的台阶横截面关于X轴、Y轴对称。双边对称切扁接触件不能绝对防错装,把装入基座中的双边对称切扁接触件取出旋转180°后仍然可以装入基座中,还是会发生错装的可能。以上两种接触件由于其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推广和适用性受到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接触件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单边切扁接触件防错装和双边切扁接触件防旋转的优点,同时还不影响接触件载流量。
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中间有一个台阶,台阶的横截面为非对称结构,横截面对于Y轴对称、对于X轴不对称。台阶的A、B两侧面均平行于接触件轴线,且A、B两侧面之间有一夹角α(图3所示的A、B两侧面)。台阶横截面对于Y轴对称,加工时冲压成形工艺非常简单,零件质量和加工效率都较高。
上述结构的接触件能防错装、防旋转和控制接触件方向(焊杯方向、90°弯插印制板尾部方向);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载流量大,结构和电性能满足电连接器的要求。发明的优点、特点和积极效果
接触件和基座孔位置关系是唯一的,接触件对不准基座孔位置就装不到位,所以本接触件能够绝对防错装。
本接触件的台阶横截面虽然对于X轴不对称,但对于Y轴对称,加工时可以用冲压模切除材料,Y轴两边受力相等,所以冲压成形工艺非常简单,零件的质量较高,加工效率也很高。
本接触件的台阶横截面为非对称结构,接触件和基座装配到位后就固定在基座内不会旋转。
本接触件可以控制其尾端方向。根据尾端方向的需要,通过A、B两面和尾端位置关系就可以实现对其尾端方向的控制。
四、附图说明
图1单边切扁防错装接触件I型;
图2单边切扁防错装接触件II型;
图3,双边切扁防错装接触件;
图4系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台阶结构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台阶结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系安装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基座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系安装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基座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台阶、2-切除面A、3-切除面B、4-两面之间夹角α。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4、5、6、7对本实用新型的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中间设置有一个大的台阶面,台阶横截面为非完全对称结构,即横截面对于Y轴对称、对于X轴不对称;非对称台阶是由台阶圆柱对称地切掉两块2、3而形成的面。A、B面均平行于接触件轴线,两面之间设有一夹角α4,图6、7是安装本实用新型防错装接触件的基座示意图。基座插孔设置成与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的台阶面2和3相对应与两面之间夹角α4相一致,防错装接触件和基座位置关系正确时,接触件能够顺利的装入基座。接触件绕中心轴旋转180°后,接触件也不能够装入基座里。若接触件绕中心轴旋转不等于360度的整数倍角度均不可能装入基座。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和基座孔位置关系是唯一的,装配时只有位置对应正确,才能够安装到位,该结构能绝对防错装、防旋转,同时可以通过设计被切除面的位置来实现对接触件方向(焊杯方向、90°弯插印制板尾部方向)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防错装接触件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载流量大,结构和电性能满足电连接器的要求,非对称防错接触件所组装的电连接器结构稳定,电性能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电连接器的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成立体视频的采集系统
- 下一篇:数字电视高清信号码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