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器恒温供热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548.0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卓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辉强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678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恒温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水器恒温供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的燃气或电热水器水箱由水箱壳体、冷水管、热水管、热交换器、温控器和电路控制板等部件构成。其中热交换器位于水箱壳体的顶部,其进口与冷水管连接,出口与热水管连接;在热水管的出口处装有热水接头,热水接头的旁边设置温控器,该温控器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连接。冷水由冷水管进入热交换器中,经加热成热水后通过热水管流出,温控器将热水的温度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板,由热水器外壳上的显示屏显示出来。传统的热水器存在以下不足:
1、冷水是逐渐被加热成热水的,即先要放出一部分冷水才能使用,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且舒适感差。
2、水温忽冷忽热,使用极为不便,稍不注意还容易造成烫伤。
3、停止使用后水管及热交换器内残留有水,易产生水垢,从而影响热水器的效率。
4、残留的水在北方寒冷地区易结冰膨胀,会造成水管及热交换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热水管流出的水温度恒定的热水器恒温供热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水器恒温供热水装置,包括水箱壳体、冷水管、热交换器、热水管、温控器和电路控制板,其中热交换器位于水箱壳体的顶部,其进、出口分别与冷、热水管连接,在热水管的出口处装有热水接头,热水接头的旁边设置温控器,其关键在于:所述冷水管与热水管之间通过旁通管连通,该旁通管上依次安装单向阀和水泵,在旁通管上方的冷水管上装有电磁阀,旁通管下方热水管的管内设置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将空气压力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板,由电路控制板控制电磁阀打开;所述温控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板,由电路控制板控制水泵工作及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设定好热水温度,然后打开水龙头,使空气进入热水管中,压力开关将空气压力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板,由电路控制板控制电磁阀打开,冷水流向热交换器,经加热后流向热水管,当热水流经热水接头时,若热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温控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板,由电路控制板控制水泵工作,同时电磁阀关闭,此时水泵将热水管内的热水通过旁通管抽向冷水管,与冷水混合形成温热水;水泵停止工作后,压力开关重新感应空气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温热水流向热交换器,再次加热成热水流出,流经热水接头时,再次加热的热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则直接从热水接头流出。这样保证了从热水接头流出的热水水温恒定,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障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在关闭水龙头,热水管内的水温下降后,温控器通过电路控制板控制水泵工作,同时电磁阀关闭,将冷水管位于电磁阀上方的部分、热交换器及热水管内残留的水抽向冷水管位于电磁阀下方的部分及与之连接的冷水主管中,有效防止了水垢的产生,保障了热交换器及水管的使用效率及寿命。
为了便于装卸,上述冷、热水管均由上、下体构成,其中冷水管上、下体之间通过冷水三通接头连接,热水管上、下体之间通过热水三通接头连接,而冷、热水三通接头之间通过旁通管连接。
为便于电路控制板对各电器元件的控制,上述压力开关与电路控制板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该电路控制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相接;所述温控器与电路控制板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电路控制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不用先流出一部分冷水就能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障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2、能够保证从热水接头流出的热水水温恒定,不会造成用户烫伤,且使用方便,控制简单。
3、停止使用后水管及热交换器内不会有水残留,有效防止了水垢的产生,保障了热水器的效率及使用寿命。
4、即使在寒冷地区使用也不会发生水管及热交换器损坏,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辉强,未经卓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双向冲击的气动冲击器
- 下一篇:圆弧通道防止盗开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