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运用微型面包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768.3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37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微型 面包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微型面包车。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的微型面包车通常设置有前中后三排共7~8个座位,中门采用滑门结构,因其小巧灵活、座位多而在城乡具有广阔市场,多数用户除用它来代步载人外,还用来运载货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在我国广大农村将很快实现村村通公路,由于要考虑尽量节约土地,加之乡村公路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小,村与村之间的公路都修建得比较窄,如果乡村客运仍采用大客车或中型客车不仅会造成会车困难,还会因空座率高而使经营成本太高而难以承受,因此,将微型面包车用于乡村客运市场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现有微型面包车的座位及中门布置结构使上下客不方便,也不便于售票员进行售票,因此还不便于直接使用于乡村客运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乡村公路客运市场,并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客运用微型面包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运用微型面包车,在车厢上除前门和尾门外无其它车门结构,车厢内于前排正副驾驶员座的后方沿纵向分布有两排乘员座,乘员座背靠车厢内壁而固定安装在车厢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将微型面包车上原有的中滑门取消,整个车厢内空间除正副驾驶员座外,其余全部用来载客,两排乘员座沿车厢纵向分布,乘客可从尾门上下车,也可从折叠后的副驾驶员座旁上车而从尾门下车,乘客之间相互不干扰,上下客更方便、有序。售票员可坐在某个乘员座上也可坐在副驾驶员座上,售票更方便。乘员座背靠车厢内壁而固定安装在车厢底板上,两排乘员座上的乘客相向而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车厢内的空间,使布置的乘员座位数多,提高该微型面包车的载客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运用微型面包车,在车厢1上除前门2和尾门3外无其它车门结构,即与现有的微型面包车相比,取消了中滑门结构,整个车厢1内空间除正副驾驶员座外,其余全部用来载客。车厢1内于前排正副驾驶员座的后方沿纵向分布有两排乘员座4,乘客可从尾门3上下车,也可从折叠后的副驾驶员座5旁上车而从尾门3下车,乘客之间相互不干扰,上下客更方便、有序。乘员座4背靠车厢1内壁而固定安装在车厢1底板上,两排乘员座4上的乘客相向而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车厢1内的空间,使布置的乘员座位数多,提高了该微型面包车的载客数。
如图2所示,车厢1上的尾门3为双扇或单扇门结构(图中画出的为双扇门结构并且打开一扇),尾门3与车厢1尾门框的侧边铰接,由于作为客运用时尾门3的开闭更频繁,采用上述结构使尾门3的开闭更方便、省力。
在图1中,车厢1内副驾驶员座5的靠背与坐垫之间以及坐垫与安装座之间均采用铰接式可折叠结构,当副驾驶员座5上不坐人时,可将副驾驶员座5的靠背折叠放下,然后将整个副驾驶员座5朝向正驾驶员座方向折叠以腾出部分空间,乘客就可从该腾出的空间上车而从尾门3下车,使乘客上下车更加有序。车厢1内副驾驶员座5甚至还可以是直接放置在车厢1底板上的凳子,当乘客需要从前门上车时,直接将凳子挪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棕式沙发
- 下一篇:汽车焊装夹具中的一体式夹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