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振动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820.5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辉;吴林;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5 | 分类号: | H02K7/065;H02K7/08;H02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40112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振动 马达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手机、商务通等移动设备的寻呼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振动马达如图1所示,由定子1、电枢12和端盖组件6组成。其中定子1由轴承4、机壳2、轴承套5和磁钢3组成;电枢12由换向器11、线圈9、整流子芯10和偏心轮13组成;端盖组件6由端盖8和电刷组件7组成。手机设置为振动条件下,收到呼叫信号,主板开始给马达供电,电流经过电刷组件7传递到换向器11流入线圈9,通电线圈9和磁钢3所产生的电磁感应驱动电枢12转动,在铆压到整流子芯10的偏心轮13的偏心力的作用下,马达振动以达到信号呼入的形式。但现有的振动马达中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接触不太良好,使换向器受力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振动马达。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马达,由定子、电枢、端盖组件组成,所述电枢由换向器、线圈、整流子芯和偏心轮组成,换向器与线圈相连接,偏心轮安装在整流子芯的前端侧面;端盖组件由端盖和电刷组件组成,端盖中部为一体成形的轴承,换向器插入轴承中,并与电刷组件接触。
在该振动马达中,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内侧面相接触;
在该振动马达中,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内侧面以相切的方式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接触良好,使换向器受力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组件结构图
附图中:1.定子2.机壳3.磁钢4.轴承5.轴承套6.端盖组件7.电刷组件8.端盖8-1.轴承9.线圈10.整流子芯11.换向器12.电枢13.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马达,由定子1、电枢12和端盖组件6组成。其中电枢12由换向器11、线圈9、整流子芯10和偏心轮13组成,换向器11与线圈9相连接,偏心轮13安装在整流子芯10的前端侧面;端盖组件6由端盖8和电刷组件7组成,端盖8中部为一体成形的轴承8-1,,换向器11插入轴承8-1中,并与电刷组件接触。优选的,电刷组件与换向器的内侧面以相切的方式相接触。
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片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产品智能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