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047.4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春;冯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过滤燃油的燃油过滤器。
背景技术
燃油中含有部分固体杂质,汽油发动机在使用燃油时,必须将燃油中的杂质过滤分离出,以免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目前,用于过滤燃油的过滤器由过滤器本体和固定在本体上的过滤网组成,如图3所示,过滤网将本体内腔分隔成两个腔,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嘴和出油嘴,分别与两个腔连通。从油箱流出的燃油经进油嘴进入本体内腔后,燃油中的杂质被过滤网阻挡,而燃油则通过过滤网从出油嘴流出供发动机使用。
现有的燃油过滤器由于具有该种结构,在使用时不但出油嘴要与燃油管连接,而且进油嘴也要通过燃油管与油箱的出油嘴连接,这样在过滤器完成安装连接后,过滤器是显露在设备装置(如通用汽油机)之外,会对产品外观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过滤器进油嘴通过燃油管与油箱出油嘴的连接也使过滤器的安装和拆卸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过滤器,使过滤器的安装拆卸方便,同时过滤器安装在油路中后能够得以隐藏而不显露于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油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固定在本体上的过滤网,过滤器本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本体在开口端设置有台阶,在本体管壁上开设有通孔,过滤网嵌在管壁中将该通孔覆盖。
安装使用时,将该燃油过滤器自封闭端插入油箱的出油嘴中(应使燃油过滤器与油箱出油嘴之间具有一定空隙),使过滤器开口端的台阶端面抵住油箱出油嘴端面,再将燃油管套接在油箱出油嘴上(此时燃油管亦套接在过滤器的开口端),即实现燃油过滤器在油路中的安装。而在拆卸时,将燃油管从油箱出油嘴上拔下,则过滤器被燃油管从油箱出油嘴中带出(因过滤器开口端台阶直径比燃油管内径大,故过滤器是卡在燃油管中),再将过滤器从燃油管中拔出即可。
该燃油过滤器在使用时,油箱中的燃油从过滤器上的过滤网进入过滤器本体中,再流入燃油管供发动机使用,而燃油中的杂质被过滤网阻挡,从而实现燃油的过滤。
燃油过滤器本体管壁上的通孔最好为沿本体轴向布置的长条形通孔,这样在保证过滤器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增大燃油流入过滤器中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该种结构,在安装后是隐藏在油箱出油嘴和燃油管中,故不会显露于通用汽油机等设备装置之外而对设备装置的外观造成影响,并且燃油过滤器的安装拆卸均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油过滤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该燃油过滤器安装在油路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现有燃油过滤器与燃油管、油箱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燃油过滤器由过滤器本体4和固定在本体4上的过滤网3组成,过滤器本体4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本体4在开口端设置有锥形台阶1,本体4在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只沿本体4轴向布置的长条形通孔2,过滤网3嵌在管壁中将该通孔2覆盖。
将该燃油过滤器自封闭端插入油箱7的出油嘴6中(应使燃油过滤器与油箱出油嘴6具有一定空隙),使过滤器开口端的台阶1端面抵住油箱出油嘴6端面,再将燃油管5套接在油箱出油嘴6上(此时燃油管5亦套接在过滤器的开口端),即实现燃油过滤器在油路中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旋沙丁胺醇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低丙烯酸中丙烯酸二聚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