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斜盘通轴式定量柱塞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064.8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陈文胜;宋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12 | 分类号: | F04B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21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斜盘通轴式 定量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量柱塞泵,特别涉及一种轻型斜盘通轴式定量柱塞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压技术主要在以下领域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大功率传递的场合;要求功率重量比大的场合;需要高动态响应的场合。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液压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承载能力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重量轻)、噪声低、吸油特性好、寿命长、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标准化水平高的系列定量柱塞泵产品。特别是在一些结构紧凑、安装位置有限、要求降低自重(比如行走机械)的场合。
目前的柱塞泵,不仅其承载能力低、功率密度小、自吸性差、噪声高、寿命短,而且可靠性差、使用维护性和标准化水平低。目前的柱塞泵的工作压力一般为25MPa~32MPa;功率密度为2~3;泵的寿命,噪声高。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保护环境,国内柱塞泵产品正在朝节能节材、降低噪声、防止泄漏、小型化、多功能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液压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高压化、小型化、集成化,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方面。对于节能、减少系统发热,值得一提的是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采用定量泵变转速的方案是与恒转速变量泵相异的一种思路,目前正处于大力研究阶段。
柱塞泵元件的高功率密度、模块化设计是发展主流。为提高摩擦副的寿命,大量采用新材料及新工艺。而且尽可能提高动密封的密封效果,减少泄漏,提高效率。同时,少(无)泄漏及低噪声的环保型柱塞泵元件也是一个永恒的发展主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功率密度高、噪声低、吸油特性好、使用寿命长的轻型斜盘通轴式定量柱塞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斜盘通轴式定量柱塞泵,由泵壳、后盖、通轴、斜盘、柱塞泵缸体、柱塞、配流盘、轴承构成,所述的斜盘置于泵壳的内部,斜盘的端面对称的设有2个止动销于斜盘的左右两边,止动销一端与斜盘紧配合,另一端与壳体的内端面上设有的凹陷滑动配合,斜盘的中间设有通孔,其外部呈圆锥台形;泵壳的内端面上的轴承和后盖的内端面上的轴承,为相向布置的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通轴穿过泵壳端面上轴承的轴孔,轴承与通轴紧配合,另一端与后盖的内端面上的轴承紧配合;柱塞泵缸体紧套在通轴上,置于斜盘和配流盘之间,柱塞的球头置于滑靴的球头套中,滑靴另一端为平面,置于斜盘的斜面上,在滑靴上套有回程盘,回程盘的中心部位为凹陷的球面,该球面与套在通轴上的推板外球面相配合,在推板与置于柱塞泵缸体中心,套在通轴的弹簧之间设有顶杆,顶杆穿过柱塞泵缸体,顶在推板的端面上;5~11个柱塞沿轴向圆周均匀分布。采用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相向布置在传动轴两端,支承传动轴而驱动缸体;通过内装在缸体中的弹簧压紧缸体并使柱塞回程,平面配流。不存在非通轴式泵直接支承缸体的大轴承,这个大轴承不仅是个强烈的噪声源,而且是明显影响泵寿命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因而非通轴式泵的寿命均较低,在3000小时左右。两个相向布置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不仅能承受泵高速、高压工作时产生的径向力,也可以承受诸如皮带轮或齿轮等偏置驱动装置外加的径向力和轴向力。主体结构为内嵌入壳体的非对称斜盘,置于壳体前端,传动轴从中间穿通而过,结构紧凑。通过两个止动销固定和限制旋转,保证倾斜角与配流盘的相对位置。止动销一端与斜盘紧配合,另一端带内螺纹与壳体间隙配合,以及圆锥体的斜盘外形,方便装配和拆卸。斜盘材料采用高强度球铁、表面精密渗氮处理,提高耐磨性。改变其倾斜角度,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容积。完全嵌入壳体的斜盘因轴向受力与壳体紧密接触,可以有效将滑靴在斜盘表面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壳体,通过壳体表面散热。中空的、圆锥体形的斜盘体积小、重量轻,更扩大了泵腔内的油液容积,提高了通过流动的油液散热的效果。
所述泵壳的内壁与柱塞泵缸体外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为5~8mm。壳体与回转部分的直径方向距离比通常的同类型柱塞泵缩短至少5mm,壳体采用精密铸造技术,泵的体积得以减小并降低重量。
在泵壳的进油口设有吸油压力检测接口,在出油口设有工作压力检测接口。在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处设置有压力检测接口,需要时很方便用于在线测试,也可以作为辅助油路使用。
后盖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为喇叭形。后盖上的进出油口采用喇叭形流线圆滑铸造流道,尽量避免气穴产生,提高自吸性能并降低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轮槽波刃成型铣刀
- 下一篇:V字型径向索弦支网格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