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肝肾支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148.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朝;高光勇;任应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光勇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0重庆市九龙坡区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支持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用于清除肝肾衰竭患者体内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废物或其它有害物质的医用人工肝肾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肝肾衰竭是多器官衰竭中最常见的方式,肝肾衰竭患者血液中毒素物质较多,既有与白蛋白结合物质(如胆红素),又有大量的水溶性中小分子毒素。常见的血液净化方法及毒素清除方式比较单一,以下逐一介绍:
血液透析——利用弥散和超滤原理将患者的血液、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人工肾)中。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膜内、外两侧呈反向流动,借助于膜内外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弥散作用达到两侧浓度平衡,以清除人体内新陈代谢废物,同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肝肾衰竭患者体内的水溶性小分子毒素(如肾衰竭产生的肌肝、尿素氮,肝衰竭产生的血氨等)和多余水分,但几乎不能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和中大分子毒素。
血液滤过——是模仿人体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利用压力梯度,将血液中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滤过器半透膜排出体外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滤过可以清除肝肾衰竭产生的中小分子毒素,但对白蛋白结合毒素的清除较弱。
血液灌流——利用活性炭或树脂等强吸附剂的吸附原理,把血液引出体外直接与吸附剂接触,吸附血液中愈量溶质,清除血液中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灌流主要清除肝肾衰竭产生的脂溶性大分子毒素,水溶性中小分子不能有效清除。
血浆置换——是利用血浆分离器将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分离出来丢弃,同时另外补入新鲜血浆,血液中的毒素伴随血浆丢弃而清除,血浆置换对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较好,但对水溶性中小分子清除效果较差,因需要输入外部新鲜血浆故增加了治疗成本并容易诱发并发症。
白蛋白吸附净化——采用在滤过器的膜外循环白蛋白溶液来转运血液中白蛋白结合的毒素,膜外的白蛋白溶液再经过吸附器清除结合的毒素,净化后的白蛋白溶液再重复下一个循环,白蛋白吸附净化主要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如肝衰竭中人体血液中大量的胆红素等)和水溶性小分子毒素,对中分子毒素清除能力有限,而且外部循环的白蛋白也增加了治疗成本。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肝肾衰竭的血液净化设备治疗模式比较单一,往往只能进行单独的肝衰竭支持治疗或肾衰竭支持治疗,它们清除毒素都不彻底。而想要同时清除肝肾衰竭的毒素临床上往往需要多台设备同时(或先后)进行,操作不方便,治疗成本过高,且因为治疗时间延长而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清除肝肾衰竭患者体内大量水溶性中小分子毒素和白蛋白结合毒素的人工肝肾支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肝肾支持系统,包括主机、操作控制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其关键在于:在所述主机的两侧分别安装滤过器和血浆分离器,人体血液输出管经血泵与滤过器的血液进口相接,该滤过器的血液出口通过医用软管与血浆分离器的血液进口连接,血浆分离器的血液出口通过管路与静脉壶的进口相通,在静脉壶的出口上接有人体血液输入管;所述滤过器的膜外上接口连接有废液管,该废液管经第一蠕动泵与废液袋相接;在所述废液袋的旁边设置有等渗溶液袋,该等渗溶液袋通过管路与加热器的进口相接,从加热器的出口接出的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二蠕动泵与所述滤过器的膜外下接口连接,另一路经第三蠕动泵与所述静脉壶的进口相通;血浆分离器的膜外下接口连接有分离物输送管,该分离物输送管经第四蠕动泵并串联灌流器后,与所述静脉壶的进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光勇,未经高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肌筋膜射频消融针
- 下一篇:一种无土草坪基质